[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4396.X | 申请日: | 2021-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81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周鑫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孙文彬 |
地址: | 11000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护理 翻身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护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助力滚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左侧的内表面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施力把手,所述推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接触垫。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把手将支撑板放入需要翻身的患者身下的作用,通过施力把手起到有效转动推动板使橡胶接触垫支撑患者身体抬起的作用,通过控制把手起到有效控制推动板对患者身体进行二次抬起达到翻身的作用,从而通过节省体力对患者进行翻身达到提升使用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神经外科护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随着神经外科的快速发展,对于神经外科护理设施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现有的神经外科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只能进行简单的支撑撬动,进而需要较大体力,导致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翻身效率和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神经外科护理用翻身辅助装置,只能进行简单的支撑撬动,进而需要较大体力,导致极大的影响了正常翻身效率和质量,而提出的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神经外科护理用的翻身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推动把手,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助力滚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左侧的内表面上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推动板,所述推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施力把手,所述推动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接触垫,所述橡胶接触垫内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推动板的底部开设有结合槽,所述结合槽右侧的内表面上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控制把手,所述安装槽底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助力滚轮的数量不少于五个,所述助力滚轮呈矩形阵列。
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长度不小于两厘米,所述缓冲弹簧的弹性系数为十五牛顿每厘米。
优选的,所述推动把手正面的形状为弧形,所述推动把手正面的弧度在一百五十度至一百八十度之间。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和推动把手之间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板和施力把手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推动把手将支撑板放入需要翻身的患者身下的作用,通过施力把手起到有效转动推动板使橡胶接触垫支撑患者身体抬起的作用,通过控制把手起到有效控制推动板对患者身体进行二次抬起达到翻身的作用,从而通过节省体力对患者进行翻身达到提升使用效率和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中:1、支撑板;2、推动把手;3、助力滚轮;4、安装槽;5、铰链;6、推动板;7、施力把手;8、缓冲弹簧;9、橡胶接触垫;10、结合槽;11、铰接件;12、推动杆;13、控制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439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启动装置及马桶
- 下一篇:一种具有LED氛围灯的吧台式智能红酒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