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4569.8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91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赛;赵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维尔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3/24 | 分类号: | B65G53/24;B65G53/36;B65G5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内饰用 pet 发泡 材料 生产 真空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包括桶身和真空料斗,桶身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真空料斗,真空料斗的上方固定连接有顶盖,顶盖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反吹气包,反吹气包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真空发生器,本实用新型将原本螺丝连接的卡箍改为了弹簧连接,卡箍包括左箍和右箍,左箍和右箍的内部边缘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胶垫,左箍和右箍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左箍和右箍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左箍上的连接板上设置有扣孔,右箍上的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通过扣孔与卡扣之前的卡接使得卡箍的拆卸安装更加方便,从而解决现有的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在使用时不易拆卸安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真空上料机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真空上料机又称真空输送机,是一种借助于真空吸力来传送颗粒和粉末状物料的无尘密闭管道输送设备,利用真空与环境空间的气压差,形成管道内气体流动,带动粉状物料运动,从而完成粉体的输送。我国引进先进的国外真空技术,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现广泛用于化工、制药、食品、冶金、建材、农副等各轻、重工业行业,真空输送是管道密闭输送,这种输送方式可以杜绝粉尘环境污染,改善工作环境,同时减少环境及人员对物料的污染,提高洁净度;由于是管道输送,占用空间小,能够完成狭小空间的粉料输送,使工作间空间美观大方;特别不受长短距离限制。同时,真空上料机能够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是绝大部分粉体物料输送方式的首选。
现有的真空上料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在使用时不易拆卸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在使用时不易拆卸安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包括桶身和真空料斗,所述桶身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真空料斗,所述桶身的外侧位置处设置有放料门,所述真空料斗的上方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左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反吹气包,所述反吹气包的右侧位置处固定连接有真空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真空料斗的内部设置有过滤棒,所述真空料斗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吸料口,所述真空料斗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桶圈。
优选的,所述真空料斗、桶身和顶盖之间的相互连接处均设置有桶圈,且所述真空料斗、桶身和顶盖之间的相互连接均通过卡箍固定。
优选的,所述卡箍包括左箍、右箍、胶垫、转轴、扣孔、连接板、弹簧和卡扣,所述左箍和右箍的内部边缘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胶垫,所述左箍和右箍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左箍和右箍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左箍上的连接板上设置有扣孔,所述右箍上的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左箍和右箍的另一端通过扣孔和卡扣连接。
优选的,所述真空上料机的各个部件连接后均为密封结构,且所述真空上料机各个部位连接均设置有密封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原本螺丝连接的卡箍改为了弹簧连接,卡箍包括左箍、右箍、胶垫、转轴、扣孔、连接板、弹簧和卡扣,左箍和右箍的内部边缘位置处均固定连接有胶垫,左箍和右箍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左箍和右箍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左箍上的连接板上设置有扣孔,右箍上的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扣,左箍和右箍的另一端通过扣孔和卡扣连接,通过扣孔与卡扣之前的卡接使得卡箍的拆卸安装更加方便,从而解决现有的汽车内饰用PET发泡材料生产用真空上料机构在使用时不易拆卸安装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维尔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维尔克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456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双形态切换使用的风扇
- 下一篇: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