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57269.5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97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杰;李建平;朱庆凯;王伟涛;刘光磊;武思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62 | 分类号: | E21B10/62;E21B10/6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转换 叶片 角度 搅拌 钻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属于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钻尖、端板、叶片、转动套筒、浆液管道、气体管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限位套、耐磨环、耐磨套、固定轴套、固定板、盖板,钻杆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板上焊接有主动齿轮,限位套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限位套通过螺栓与端板连接,转动套筒与端板和钻杆之间通过止口连接,端板上焊接有钻尖,叶片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包裹有耐磨套和固定轴套,固定轴套与转动套筒通过焊接连接,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轴套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叶片的转动将喷浆口改变方向,进而解决了复搅时叶片搅拌不到浆液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可用于建设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因此房屋建筑向高层发展,各种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成为当前建设的主导。对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基础承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物沉降变形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承载力及变形要求,设计往往采用深长桩基础。
随着深层搅拌技术的广泛应用,搅拌桩的设计深度越来越深,导致钻机钻进时上覆荷载较大,同时下部叶片所受阻力较大,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效率。常规搅拌钻头的喷浆口设置在叶片下部的钻杆上,当提钻时候,浆液直接喷在搅拌叶片的下方,浆液不能够利用叶片进一步搅拌,导致浆液的分布不均匀。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钻头,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叶片的转动将喷浆口改变方向,进而解决了复搅时叶片搅拌不到浆液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钻杆、钻尖、端板、叶片、转动套筒、浆液管道、气体管道、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限位套、耐磨环、耐磨套、固定轴套、固定板、盖板,所述钻杆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板上焊接有主动齿轮,钻杆内安装有浆液管道和气体管道,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通过啮合连接,所述限位套与固定板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所述限位套通过螺栓与端板连接,所述转动套筒与端板和钻杆之间通过止口连接,端板上焊接有钻尖,所述叶片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连接轴连接,连接轴上包裹有耐磨套和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与转动套筒通过焊接连接,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固定轴套上。
优选地,所述浆液管道与从动齿轮之间通过软胶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叶片内设置有通道,叶片的一面预留有孔洞,孔洞与叶片内的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限位套为带豁口的圆管型结构,豁口处为从动齿轮的安装位置。
优选地,所述耐磨环设置于耐磨套两个端部的内壁,耐磨环与耐磨套之间采用嵌接或丝扣连接,耐磨环的内径不大于耐磨套的内径。
本实用新型所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通过叶片的转动将喷浆口改变方向,进而解决了复搅时叶片搅拌不到浆液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的结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中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中固定轴套的结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自动转换叶片角度的搅拌钻头中限位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岩大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572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幼猪养殖用猪舍
- 下一篇:一种水电站引水斜井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