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翼子板抗凹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0119.X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236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徐茂林;叶小军;范锐强;杨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B62D25/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肖秉城;陈小东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翼子板抗凹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翼子板抗凹连接结构,包括前翼子板,前翼子板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主体部上边缘的折弯部,前翼子板通过抗凹支架安装在前机舱总成上,抗凹支架设置在前翼子板的前端,抗凹支架由支撑板,抗凹板和连接板构成,支撑板包括沿折弯部设置的连接段,连接段固连在前机舱总成的大灯安装支架上,连接段远离前机舱总成的一端上形成有向下的支撑段,抗凹板固连在支撑段中部,抗凹板朝向前翼子板的主体部设置,抗凹支架间隔设置前翼子板内,抗凹板上设置有膨胀胶与前翼子板的主体部粘接。抗凹支架起到支撑骨架的作用,通过抗凹板贴近前翼子板主体部并通过膨胀胶连接,避免直接接触翼子板鼓包损伤的同时确保给前翼子板提供足够的支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前翼子板抗凹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抗凹性是汽车外覆盖件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对汽车的整体造型、工艺及刚度强度性能均有很高的要求。传统汽车上前翼子板采用钢板冲压而成,与侧围A柱、发动机盖、前大灯、前保险杠、雨刮盖板以及挡泥板等搭接,使得整个前翼子板的安装结构设计复杂,且前翼子板与周边件的间隙面差有较高要求,通过增加外形棱线、前翼子板反面增加补强胶片的方式来加强前翼子板自身强度,增加成本及模具复杂程度,加大制造过程难度。
为避免前翼子板凹陷,现多使用补强胶片。但补强胶片成本较高,在进入涂装烘烤前容易掉落,前翼子板造型复杂,补强胶片的形状也随之复杂进一步推高成本;另外由于前翼子板尖角由于造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塌陷,导致前组合灯尖角高出前翼子板,感知质量下降且刮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提高前翼子板抗凹性能,降低抗凹所需成本,不使用补强胶片,安装连接更加稳固的前翼子板抗凹连接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前翼子板抗凹连接结构,包括前翼子板,所述前翼子板包括主体部和形成于主体部上边缘的折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翼子板通过抗凹支架安装在前机舱总成上,所述抗凹支架设置在所述前翼子板的前端,述抗凹支架由支撑板,抗凹板和连接板构成,所述支撑板包括沿所述折弯部设置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固定连接在前机舱总成的大灯安装支架上,所述折弯部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段上,所述连接段远离所述前机舱总成的一端上形成有向下的支撑段,所述抗凹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段中部,所述抗凹板朝向所述前翼子板的主体部设置,所述抗凹板上设置有膨胀胶与所述前翼子板的主体部粘接,所述支撑段下端外侧与所述主体部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段内侧与固定连接在前机舱总成的轮罩前段上的连接板连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连接段固定连接在前机舱总成的大灯安装支架上,所述大灯安装支架上设置有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具有朝上凸起设置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支撑板的连接段与所述安装平面部分或全部贴合,所述支撑板的连接段上正对所述安装孔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直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直径;还包括螺栓,螺栓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调节孔将所述支撑板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板的连接段上设置有沿所述前翼子板的折弯部的尖角部位前凸的尖角加强部,所述尖角加强部外形与所述前翼子板的折弯部的尖角部位外形匹配,所述尖角加强部上设置有第一涂胶槽,所述第一涂胶槽中设置有膨胀胶,所述尖角加强部通过第一涂胶槽中设置的膨胀胶与所述前翼子板的折弯部的尖角部位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抗凹板的边缘上形成有朝向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段的折弯支脚,所述折弯支脚焊接固定在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段上,所述抗凹板凸起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支撑段上。
作为优选,所述抗凹板上设置有加强凹槽,围绕所述加强凹槽设置有多个第二涂胶槽,所述加强凹槽和所述第二涂胶槽均朝向所述前翼子板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涂胶槽中设置有膨胀胶,所述抗凹板通过所述第二涂胶槽中设置的膨胀胶与所述前翼子板的主体部粘接。
作为优选,所述加强凹槽的底部开设有漏液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01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顶棚安装结构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液晶显示模组框贴简易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