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穿刺导入器锁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1003.8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2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焕平;王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蒋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刺 导入 器锁环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刺导入器锁环,包括锁环本体,所述锁环本体安装于穿刺导入器的中壳和下壳之间,并与所述下壳旋转连接;所述锁环本体设有卡板,所述中壳设有卡接所述卡板的卡槽。通过转动锁环本体,使卡板卡接或脱离卡槽,实现中壳连接或脱离下壳,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而且操作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穿刺导入器锁环。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医疗手术中为了在皮肤表面形成创孔,通过使用刺杆穿过穿刺导入器的器芯,穿出穿刺导入器的穿管到达皮肤后刺入皮肤形成创孔,然后拔出刺杆对创孔进行充气以便于手术。
传统的穿刺导入器为不可拆卸结构,部件间固定连接,穿刺后,仅能通过导入器的入口狭小的空间内进行相应的操作,而当取消组织取样的操作时,取样的组织难以从狭小的入口很便捷的取出,使手术存在较大的操作难度,对手术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中国专利号CN208677519U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可拆卸穿刺导入器,其上盖与下壳体间通过连接爪与连接槽可拆卸连接,这种连接结构不仅加工困难、成本高,而且拆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穿刺导入器可拆卸连接结构加工困难、成本高,拆装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穿刺导入器锁环,包括锁环本体,所述锁环本体安装于穿刺导入器的中壳和下壳之间,并与所述下壳旋转连接;
所述锁环本体设有卡板,所述中壳设有卡接所述卡板的卡槽。
通过转动锁环本体,使卡板卡接或脱离卡槽,实现中壳连接或脱离下壳,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而且操作非常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卡板靠近所述中壳的一端设有斜面。斜面对卡板起到导向作用,便于卡板卡接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锁环本体内壁设有弧形缺口,所述中壳设有匹配所述弧形缺口的立柱。弧形缺口两端对立柱进行限位,从而控制锁环本体的旋转幅度。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设有卡口,所述弧形缺口端部设有卡接所述卡口的卡块。当卡板卡接卡槽时,卡块也与卡口卡接,从而使中壳与下壳连接更加牢固。
进一步地,所述锁环本体外部连接有拨块。拨块便于人手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下壳上端设有锁壳,所述锁壳套接所述锁环本体,并与所述锁环本体旋转连接。锁壳用于锁环本体旋转导向,使锁环本体旋转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锁壳设有对应所述拨块的限位槽。限位槽用于限定拨块的活动范围。
进一步地,所述锁壳设有抵靠所述锁环本体内壁的第一凸板以及抵靠所述卡板内壁的第二凸板。如此设置,锁环本体限位于锁壳内壁与第一凸板之间,卡板限位于锁壳内壁与第二凸板之间,从而使锁环本体在锁壳内壁、第一凸板和第二凸板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导向旋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锁环本体与中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并处于脱离状态;
图3是锁环本体与中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并处于卡接状态;
图4是锁环本体与中壳另一视角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并处于卡接状态;
图5是锁环本体与锁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锁环本体;2、中壳;3、下壳;4、锁壳;11、卡板;12、斜面;13、弧形缺口;14、卡块;15、拨块;21、卡槽;22、立柱;23、卡口;41、限位槽;42、第一凸板;43、第二凸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海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100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避免粉尘飞扬的建筑工程用混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塔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