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3111.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14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元;马宏亮;袁磊;李承君;李彬洋;许见超;杨心怡;曾志斌;洪学英;李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D19/12 | 分类号: | E01D1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巨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3 | 代理人: | 赵洋 |
地址: | 10008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铁路 钢桥明 桥面 轨枕 螺栓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包括螺杆(1)、第一螺栓(2)、第二螺栓(3)和固定钩(4),所述第一螺栓(2)、所述固定钩(4)和所述第二螺栓(3)依次通过所述螺杆(1)连接,所述第一螺栓(2)、所述第二螺栓(3)与所述螺杆(1)分别栓接,所述固定钩(4)为带通孔的块状结构,所述块状结构一侧设置有带有纵向分叉的钩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将固定钩设计成分开式,可以避开纵梁竖向加劲肋的影响和鱼形板连接螺栓的影响,同时适用于加劲肋区域、有螺栓影响区域和常规区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钩螺栓。
背景技术
铁路钢桁梁桥的桥面系通常采用明桥面系,即轨枕直接搁置在钢梁的纵梁上,通过钩螺栓将护木、轨枕与钢梁的上翼缘进行固定,常规钩螺栓采用底角扩大的L型。常规钩螺栓对于大多数情况下是适用的,但对于钢梁的纵梁通常间隔一段距离就会设置一条竖向加劲肋,如果加劲肋的位置刚好在钩螺栓的位置,则两者之间就会产生冲突,传统钩螺栓无法安装到位发挥作用,通常做法是将钩螺栓螺杆部分进行部分的切除以适应位置需要,或者将钩螺栓旋转一定的角度仅使得钩螺栓一部分的底角顶面与钢梁接触,从而影响了钩螺栓发挥作用。如果纵梁顶面有鱼形板,鱼形板通过螺栓与钢梁顶面连接固定,会有螺栓妨碍传统钩螺栓的固定。此外,有些钢梁桥的人行道托架通过钢梁肋板接出,钩螺栓无法直接传入,从而影响了钩螺栓的安装或者更换施工。常规钩螺栓加工较复杂,使用时只能从下向上穿螺栓然后固定,操作困难。
现需一种新式的分体式轨枕用螺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通过分体式设计,解决了传统钩螺栓在特定情况下无法安装到位,使得钢轨整体受力不到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包括螺杆、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固定钩,第一螺栓、固定钩和第二螺栓依次通过螺杆连接,第一螺栓、第二螺栓与螺杆分别栓接,固定钩为带通孔的块状结构,块状结构一侧设置有带有纵向分叉的钩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作为优选方式,固定钩包括连接部和钩部,连接部为筒状结构,连接部内径大于等于螺杆大径,钩部呈分叉钩状结构,钩部设置于连接部一侧,钩部分叉方向与连接部通孔轴向同向。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作为优选方式,钩部包括第一钩板和第二钩板,第一钩板、第二钩板和连接部轴线平行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作为优选方式,第一钩板为六边形板状结构,第一钩板六边形相对边相互平行,第一钩板一侧边与连接部侧壁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作为优选方式,第二钩板形状、大小与第一钩板形状、大小相同且板面投影位置重叠,第二钩板侧边设置于连接部连接第一钩板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作为优选方式,第一钩板六边形侧边中和第二钩板六边形中均设置有与连接部轴线垂直的侧边,第一钩板的与所述轴线垂直的侧边、第二钩板的与轴线垂直的侧边均与连接部在轴线方向上距离最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铁路钢桥明桥面轨枕用钩螺栓,作为优选方式,第一钩板与轴线垂直的板面上设置有弹性垫片;第二钩板与轴线垂直的板面上设置有弹性垫片。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将固定钩设计成分开式,可以避开纵梁竖向加劲肋的影响和鱼形板连接螺栓的影响;
(2)螺杆部分与固定钩做成可拆卸式,方便在不同条件进行安装,能够实现从上向下穿螺杆、底部安装;
(3)便于更换,螺杆、固定钩分开,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不必一次全部更换,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3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模组和机器人
- 下一篇:采煤工作面冲击地压和瓦斯综合防治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