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污泥掺烧电站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3400.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457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宁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惠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0 | 分类号: | F23G7/00;F23G5/04;F23G5/46;F23J15/06;F23L15/00;F22B1/22;F28B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傲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7 | 代理人: | 刘蔼民 |
地址: | 2011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污泥 电站 烟气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污泥掺烧电站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污泥干化装置、冷凝器、送风机、空预器、锅炉、除尘器、引风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塔、烟囱、辅助蒸汽加热器、蒸发器、冷却塔、自清洗过滤器、冷凝水箱、辅疏水箱、抽真空装置及配套的管道系统,本实用新型以冷凝器产生的冷凝废水作为中间载热介质,以锅炉排烟余热作为污泥干化的一次热源,基于能量梯级利用原理,协同实现了烟气余热回收、污泥干化和冷凝废水洁净处理及回用,相比于现有技术,降低了污泥干化过程能耗,节省了冷凝废水的处理费用,改善了脱硫的运行工况,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节能环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污泥掺烧电站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掺烧的方式处理污泥,可实现污泥的资源利用,避免二次污染,在污泥掺烧电站,湿污泥须通过热干化处理方能进锅炉燃烧,热干化工艺通常采用汽轮机低压缸抽汽或锅炉燃烧烟气作为污泥的干化热源,其中,汽轮机低压缸产生的热源蒸汽具有一定的作功发电能力,也可对外作为生产或采暖的供汽使用,利用价值较大,作为污泥干化热源使用成本较高;采用空预器前的高温烟气作干化热源,污泥中蒸出的水蒸气循环进入锅炉,导致锅炉热效率下降;而采用空预器后的低温烟气作为污泥干化热源,在污泥中蒸出的水蒸汽随烟气一起排放过程中,烟气含水率的升高增加了后续烟道和烟囱的腐蚀风险,且从污泥中析出的部分有机挥发成分不利于烟气的达标排放;此外,污泥干化装置排气须经降温脱水后进锅炉燃烧处理,排气降温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冷凝废水,由此也增加了企业的污水处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污泥掺烧电站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污泥干化系统运行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及附加的污染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污泥掺烧电站的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污泥干化装置、冷凝器、送风机、空预器、锅炉、除尘器、引风机、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脱硫塔、烟囱、辅助蒸汽加热器、蒸发器、冷却塔、自清洗过滤器、冷凝水箱、辅疏水箱、抽真空装置及配套的管道系统;
所述污泥干化装置的输入端分别与污泥干化装置进口风道、湿污泥输送通道和蒸发器的蒸汽出口连接,所述污泥干化装置的输出端分别与冷凝器、锅炉和辅疏水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冷凝器分别与送风机、冷却塔和冷凝水箱连接,所述送风机的输出端与空预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空预器的输出端分别与锅炉和除尘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除尘器的输出端与引风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辅助蒸汽加热器的输出端分别与蒸发器的进水口和蒸汽疏水管连接,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入端与引风机和自清洗过滤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的输出端与辅助蒸汽加热器和脱硫塔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脱硫塔的输出端与烟囱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自清洗过滤器的输入端与冷凝水箱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冷凝水箱的输入端分别与辅疏水箱、冷凝器和蒸发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辅疏水箱的输出端分别与抽真空装置、冷凝水箱和输水管的输入端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烟气余热回收装置设有进出水口和烟气进出口,水和烟气通过间壁式换热方式实现烟气余热的回收。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辅助蒸汽加热器设有蒸汽进口、蒸汽疏水口和进出水口,在锅炉低负荷运行时,投入低压蒸汽将水加热至设计温度,实现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在机组变工况运行时的调控功能。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污泥干化装置设有污泥进出口、空气进出口、蒸汽进口和疏水出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蒸发器设有进出水口和蒸汽出口,部分热水在蒸发器内吸热蒸发为水蒸汽经蒸汽出口排出,未汽化部分水放热降温后由出水口经再循环系统排至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开启下一个循环吸热过程。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冷凝器设有冷却水进出口、空气进出口和冷凝水出口,空气和冷却水通过逆向流动的间壁式换热方式实现热量交换过程,空气降温产生的冷凝水由冷凝器底部冷凝水出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惠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惠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34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