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定子引出线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3432.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559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民;孔肖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济市凯瑞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泉州三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65 | 代理人: | 唐佳春 |
地址: | 044500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定子 引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引出线,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内的定子铁芯、嵌在定子铁芯内部的定子线圈以及设置在机座上方的接线盒,所述定子线圈的一根端部的引出线a伸出定子线圈后穿过机座与接线盒的接线柱a连接、另一根端部的引出线b伸出定子线圈后穿过机座与接线盒的接线柱b连接;所述引出线a和引出线b位于定子线圈与接线柱之间段的外侧从内至外均依次包覆硅橡胶自粘带层、云母带层和玻璃纤维套管层。该结构直接将定子线圈引出线作为引线头使用,减少了电机的焊接节点,减少了电机的故障几率,并且降低了电机制造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定子引出线。
背景技术
在电机制造的过程中,电机的引出线一般都采用电缆线或者硬铜线将电机的三根线引出到电机的接线盒内,尤其是对于定子为漆包线的绕制的线圈更是经常采用电缆作为引出线与引线头焊接后将其引入到接线盒内。但是,此结构需要进行焊接,在焊接处还需要包覆绝缘材料。制作工序复杂,连接处也容易出现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电机定子线圈与接线柱之间连接方式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引出线,该结构直接将定子线圈引出线作为引线头使用,减少了电机的焊接节点,减少了电机的故障几率,并且降低了电机制造成本。
技术方案:一种电机定子引出线,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内的定子铁芯、围绕在定子铁芯四周的定子线圈以及设置在机座上方的接线盒,所述定子线圈的一侧端部的引出线a伸出定子线圈后穿过机座与接线盒的接线柱a连接、另一侧端部的引出线b伸出定子线圈后穿过机座与接线盒的接线柱b连接;所述引出线a和引出线b位于定子线圈与接线柱之间段的外侧从内至外均依次包覆硅橡胶自粘带层、云母带层和玻璃纤维套管层。
上述所述的硅橡胶自粘带层的厚度为0.5 mm。
上述所述的云母带层的厚度为0.14 mm。
上述所述的玻璃纤维套管层的厚度为0.25 mm。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机定子引出线,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直接将定子线圈的两侧端部的引出线作为引线头与接线柱连接,减少剪裁线头的浪费,取消原来的电缆,大大降低了成本;
2.该实用新型还减少了电机的焊接节点,从而减少了电机的故障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引出线的结构图。
图2为引出线的长度方向截面细节图。
图3为传统定子线圈引出线与引线头之间的焊接结构截面图。
图中:1、机座;2、定子铁芯;3、定子线圈;31、引出线a;32、引出线b;331、硅橡胶自粘带层;332、云母带层;333、玻璃纤维套管层;4、接线盒;41、接线柱a;42、接线柱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定子引出线作进一步说明。
所述硅橡胶自粘带层331、云母带层332和玻璃纤维套管层333均采购自永济耐特绝缘材料有限公司;云母带层332型号为5450-1,尺寸为0.14*25;玻璃纤维套管层333型号为2752。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济市凯瑞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永济市凯瑞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3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定位的钢结构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亮度自动调节的LED均匀照明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