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3835.3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38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冬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7/00;B01F15/00;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学 配药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包括罐体、封盖板、竖杆和十字架,所述罐体顶端与封盖板下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封盖板上表面的中间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底端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封盖板伸进罐体内,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与十字架上表面的中间焊接,所述十字架下表面的四边分别与四个竖杆的顶端焊接,四个所述竖杆相对一侧分别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竖杆从上到下等距分布有五个搅拌叶片,四个所述竖杆相背离一侧分别焊接有刮片,四个所述刮片分别与罐体内壁接触但不固定。本实用新型具有在罐体内由外向内进行搅拌,设置四处搅拌叶片提高效率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
背景技术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
药学主要研究药物的来源、炮制、性状、作用、分析、鉴定、调配、生产、保管和寻找(包括合成)新药等。主要任务是不断提供更有效的药物和提高药物质量,保证用药安全,使病患得以以伤害最小,效益最大的方式治疗或治愈疾病。
配药过程中用到搅拌罐将药液配合搅拌,现有的搅拌器在罐体内是从中间向外部扩散搅拌,搅拌的效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具备在罐体内由外向内进行搅拌,设置四处搅拌叶片提高效率的优点,解决了搅拌器在罐体内是从中间向外部扩散搅拌,搅拌的效率比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药学用配药装置,包括罐体、封盖板、竖杆和十字架,所述罐体顶端与封盖板下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封盖板上表面的中间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底端转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贯穿封盖板伸进罐体内,所述传动轴的底端与十字架上表面的中间焊接,所述十字架下表面的四边分别与四个竖杆的顶端焊接,四个所述竖杆相对一侧分别焊接有搅拌叶片,四个所述竖杆相背离一侧分别焊接有刮片。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端外侧呈环形阵列焊接有三个底脚。
优选的,所述封盖板的中间嵌入安装有密封轴承,传动轴从密封轴承中穿过,传动轴通过密封轴承与封盖板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杆从上到下等距分布有五个搅拌叶片。
优选的,四个所述刮片分别与罐体内壁接触但不固定。
优选的,所述封盖板上表面一侧固定有进料管,进料管通过封盖板上表面一侧开设的进料口与罐体内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罐体底端的中间固定有排料管,排料管通过罐体底端的中间开设的出料口与罐体内部连通,排料管上安装有阀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十字架、竖杆和搅拌叶片,达到了在罐体内由外向内进行搅拌,设置四处搅拌叶片提高效率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十字架、竖杆和搅拌叶片,十字架上表面的中间与传动轴的底端固定,十字架下表面的四边分别与四个竖杆的顶端焊接,四个竖杆相对一侧分别焊接有搅拌叶片。药液通过进料管进入到罐体内,电机启动,传动轴带动十字架转动,四个竖杆分别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四个竖杆上的搅拌叶片在罐体内由外向内进行搅拌,四个竖杆上的搅拌叶片同时工作提高搅拌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刮片,达到了及时刮除罐体内壁粘附的药液的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刮片,四个竖杆相背离一侧分别固定有刮片,四个刮片分别与罐体内壁接触但不固定。电机启动,传动轴带动十字架转动,四个竖杆分别带动搅拌叶片进行转动,四个刮片随着四个竖杆进行转动,刮片将罐体内壁粘附的药液及时刮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罐体正面剖视连接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冬,未经杨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38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震荡提取装置
- 下一篇:轮毂电机的转子组件及其轮毂电机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