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非接触式识别和IOT的无人值守社区通行管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4963.X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679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周统国;王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玺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37 | 分类号: | G07C9/37;G07C9/38 |
代理公司: | 常州至善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09 | 代理人: | 赵旭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接触 识别 iot 无人 值守 社区 通行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识别和IOT的无人值守社区通行管控系统,包括:第一视频采集单元,对社区进入人员的人脸信息和人体躯干状态信息进行图像特征提取;视频处理编码单元,接收第一视频采集单元提取的人脸图像特征和人体图像特征;云端服务器,包括:第一人脸识别单元,接收编码加密后的人脸图像特征,并将其与数据库进行对比;信息接收控制单元,接收人体图像特征和第一人脸识别单元发送的加密后的人脸识别数据;智能终端;报警单元;门禁设备,控制门禁的工作状态和门的开启方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系统,能够在社区通信管控过程中对于行人和驾驶非机动车的驾驶员进行区分,提高人脸识别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社区通行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非接触式识别和IOT的无人值守社区通行管控系统。
背景技术
人脸识别是一种基于人的相貌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认证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近年来,人脸识别广泛落地,目前已经大量应用在门禁领域。现有的社区通行管控系统中通常采用人脸识别技术对社区进出人员进行管控,进出人员包括行人和驾驶非机动车的驾驶员,非机动车一般包括自行车、电瓶车、轮椅等,当人们驾驶非机动车时,一方面不便于靠近人脸识别设备,降低了人脸识别效率,造成拥堵,另一方面,现有的门通常在开启后开合程度不大,且通常需要辅助一定的推动力才能够扩大开合度,对于一些宽度尺寸较大的非机动车的通行造成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非接触式识别和IOT的无人值守社区通行管控系统,以解决宽度尺寸较大的非机动车的通行不便的技术问题,达到提高通行的效率,具有使用舒适度高,便于实施等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非接触式识别和IOT的无人值守社区通行管控系统,包括:第一视频采集单元,所述第一视频采集单元对社区进入人员的人脸信息和人体躯干状态信息进行图像特征提取,所述人体躯干状态信息包括人体位于非机动车上的状态信息;视频处理编码单元,所述视频处理编码单元能够接收所述第一视频采集单元提取的人脸图像特征和人体图像特征,并对所述人脸图像特征进行编码加密;云端服务器,所述云端服务器包括:第一人脸识别单元,所述第一人脸识别单元能够接收编码加密后的所述人脸图像特征,并将其与数据库进行对比,所述数据库包括社区常住人员系统数据库、社区非常住人员系统数据库和黑名单数据库,进行识别和验证,判断是否为社区常住人员、社区非常住人员和禁止进入人员;信息接收控制单元,所述信息接收控制单元能够接收所述人体图像特征和所述第一人脸识别单元发送的加密后的人脸识别数据并进行解密;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能够接收所述人体图像特征和所述信息接收控制单元发出的所述人脸识别数据,在判断结果为非社区常住人员和非社区非常住人员时向社区内的业主或者安保人员发送请求信息;报警单元,所述报警单元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在判断结果为禁止进入人员后向公安系统或者特定人员发送报警信息;门禁设备,所述门禁设备与所述智能终端通信连接,在判断结果为社区常住人员、社区非常住人员和获得业主或者安保人员的同意请求的响应信息后根据所述人体图像特征控制门禁的工作状态和门的开启方式,其中,人体位于非机动车对应的门的开合程度大于行人对应的门的开合程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不仅能够对进入社区的人员的身份进行验证,还能够区分人员是行人还是驾驶有非机动车的驾驶员,提高通行效率和居民的幸福度,以及无人管理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视频采集单元设于邻近社区的第一位置区域,所述系统还包括:第二视频采集单元,所述第二视频采集单元设于背离社区的第二位置区域且与所述云端服务器相连,所述第二视频采集单元包括:图像特征提取模块,所述图像特征提取模块能够对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区域的人脸信息进行图像特征提取;停留时间获取模块,所述停留时间获取模块能够获取人员在预设时间段内在所述第二位置区域内的停留时间信息,所述停留时间获取模块与所述报警单元相连以在所述停留时间信息大于时间阈值信息时向所述公安系统或所述特定人员发送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玺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玺拓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49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