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温度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5220.4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4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军;张正勇;孙浩;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冉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13/00 | 分类号: | G01K13/00;G01K1/024;G01K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润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7 | 代理人: | 祖游行 |
地址: | 200431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温度 探测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无线温度探测器,包括探温装置、以及与探温装置连接用于对探温装置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探温装置包括壳体、底盖和探温组件,探温组件设于壳体内,底盖与壳体卡接,底盖的外侧面上设有金属片,探温组件与金属片接触进行温度探测并将探测的温度信息发送给与其无线连接的接收设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电控柜的发热部位进行测温时,使探温装置上的金属片与发热部位接触,通过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电控柜内发热点的温度变化,当有多个发热部位需要测温时,每个发热部位固定一个探温装置,可以更好的监测温度变化,有效避免因温度原因引起火灾的隐患,另外,不需要专门的工人进行巡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度探测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无线温度探测器。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器或装置上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电气设备日常运行中可能处在高电压、大电流状态,长时间运行可能会因为该种原因造成电气设备的电控柜内处于高温状态,进而可能引起火灾。为了监测电气设备的温度、防止可能引起火灾的隐患,现在通过专门的工人定时进行巡查,并使用测温枪对电控柜内的发热部位进行测温,这样会造成企业人工成本高,而且测温枪并不与发热部位直接接触,存在温度测量不准,并不能很好的排除火灾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线温度探测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设计出无线温度探测器,包括探温装置、以及与探温装置连接用于对探温装置进行固定的固定装置,所述探温装置包括壳体、底盖和探温组件,所述探温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底盖与所述壳体卡接,所述底盖的外侧面上设有金属片,所述探温组件与所述金属片接触进行温度探测并将探测的温度信息发送给与其无线连接的接收设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对电控柜的发热部位进行测温时,使探温装置上的金属片与发热部位接触,通过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固定,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电控柜内发热部位的温度变化,当有多个发热部位需要测温时,每个发热部位固定一个探温装置,可以更好的监测温度变化,及时发现设备温度过高的现象,及时处理设备问题,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效避免因温度原因引起火灾的隐患,另外,不需要专门的工人进行定时巡查,降低企业的用工成本。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为尼龙扎带、魔术贴扎带中的一种,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尼龙扎带或魔术贴扎带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尼龙扎带或魔术贴扎带与所述第一通孔配合。
由此,通过尼龙扎带或魔术贴扎带方便对探温装置进行绑扎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装置为金属材质的弹性夹子,所述固定装置与所述金属片固接。
由此,通过弹性夹子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对探温装置进行固定,方便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探温组件包括电路板、电池、以及连接在电路板上的中央处理模块、温度传感器、无线发射模块,所述电池安装在所述电路板的背面并与之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与所述金属片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上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有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源显示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内侧壁上设有卡槽,所述底盖上设有与所述卡槽卡接的卡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散热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冉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冉能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52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