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蜂窝型催化剂电加热干燥炉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5351.2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5878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征;邹懿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绿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3/04 | 分类号: | B05D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蜂窝 催化剂 加热 干燥 | ||
本实用新型是汽车蜂窝型催化剂电加热干燥炉,其结构包括依次安装在炉壳上的进料台、干燥炉本体、冷却区和出料台,干燥炉本体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贯穿区和4个加热区,贯穿区靠近进料台,网带由安装在出料台和进料台端部的滚筒驱动并依次沿进料台、贯穿区、4个加热区、冷却区、出料台和沿炉壳底部空隙长度方向设置的托板循环运行,贯穿区、加热区和冷却区顶部通过管路系统连接排废风机,4个加热区侧面分别连接新风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设计合理,可实现除水率≥97%,产量约90~110件/h,脱水率约220kg/h(2000g/件水分计),每天连续工作20小时、300天/年,使用寿命不小于8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汽车蜂窝型催化剂电加热干燥炉,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国六汽车/柴油车尾气蜂窝型催化剂烘干用电加热网带式热风干燥炉。
背景技术
国六,即第六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指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压燃式及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保障人体健康而制定的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20年7月1日起实施)和《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自2019年7月1日起实施)2部分。
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中,催化剂载体是实现高效尾气净化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中蜂窝型陶瓷载体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蜂窝型催化剂生产过程中,将催化剂浆料涂覆到蜂窝型载体上以后需要进行加热烘干处理。现有技术中的蜂窝型催化剂电加热干燥炉无法有效满足国六汽车/柴油车尾蜂窝型催化剂的生产需要,存在干燥效率差、干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影响产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汽车蜂窝型催化剂电加热干燥炉,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通过优化的结构设计实现有效改善干燥效率和干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汽车蜂窝型催化剂电加热干燥炉,其结构包括依次安装在炉壳上的进料台、干燥炉本体、冷却区和出料台,干燥炉本体包括依次连接设置的贯穿区和4个加热区,贯穿区靠近进料台,网带由安装在出料台和进料台端部的滚筒驱动并依次沿进料台、贯穿区、4个加热区、冷却区、出料台和沿炉壳底部空隙长度方向设置的托板循环运行,贯穿区、加热区和冷却区顶部通过管路系统连接排废风机,4个加热区侧面分别连接新风管。
优选的,所述的贯穿区包括贯穿区壳体和安装在贯穿区壳体侧面上的贯穿区炉内循环风机,贯穿区壳体为双层、双层之间填充有炉衬。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区包括加热区壳体,加热区壳体为双层、双层之间填充有炉衬,加热区中心由内胆隔成“n”形,内胆底部连接内胆底架,网带经过内胆一侧,加热区内的网带底部设网带底架,网带底架两侧连接内胆一侧面和加热区壳体内壁,网带上方设有垂直导风机构,内胆下部开有风孔,风孔上方内胆靠近网带底架一侧设有倾斜设置的均风板,风孔相对的远离网带底架一侧的加热区壳体上装有加热区炉内循环风机,加热区炉内循环风机上方装有加热装置,网带上方的加热区壳体上装有热电偶。
优选的,所述的冷却区包括冷却区外壳、设置在经过冷却区外壳的网带下方的均风板和设置在均风板下方冷却区外壳外侧面上的冷却风机。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区内的网带上、下方侧面加热区壳体侧面分别设有检查门和清理门。
优选的,所述的干燥炉本体侧面设有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上装有电控柜,排废风机位于操作平台上。
优选的,所述的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每个所述加热区B各设置15个电加热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蜂窝型催化剂电加热干燥炉,结构设计合理,除水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可实现除水率≥97%,产量约90~110件/h,脱水率约220kg/h(2000g/件水分计),每天连续工作20小时、300天/年,使用寿命不小于8年。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绿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绿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53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焊接保持力测试治具
- 下一篇:镜头驱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