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静电内芯模块,防静电的电连接器及其对接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5411.0 | 申请日: | 2021-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91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林顺华;杨武;陈世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8 | 分类号: | H01R13/648;H01R13/629;H01R13/52;H01R24/22;H01R24/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电 模块 连接器 及其 对接 | ||
1.防静电内芯模块,包括金属内牙、插头胶芯、电源铜针组和/或信号铜针组,所述电源铜针组和/或信号铜针组插装在插头胶芯中,所述插头胶芯安装在金属内牙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静电内芯模块还包括导静电弹簧和导静电铜针,所述导静电铜针插装在插头胶芯中,所述导静电弹簧套装在导静电铜针外并与其接触,导静电弹簧的端部与金属内牙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内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胶芯上设置有对电源铜针组和/或信号铜针组,以及导静电铜针进行两两分隔的隔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内芯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内牙上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的前部和后部分别套设有内牙防水圈。
4.防静电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静电内芯模块,还包括壳体部件和插头尾部组件;所述防静电内芯模块设置在壳体部件中,所述插头尾部组件与防静电内芯模块螺纹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部件包括壳体以及壳体上设置的卡接件,所述卡接件包括卡扣、插销和复位件;所述卡扣安装在壳体上部前端,卡扣的卡合端设有卡钩,壳体对应卡扣的卡合端位置设置有支撑部,卡扣两侧设有通孔,通孔内安装两端与壳体固定连接的插销,卡扣可绕插销在垂直方向上转动;卡扣的按压端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件,所述复位件为弹簧、扭簧或弹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静电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尾部组件包括插头尾部外壳、插头夹线圈和插头螺帽,所述插头尾部外壳的后端设置有插头尾爪,所述插头夹线圈装入插头尾爪中,所述插头螺帽与插头尾部外壳螺纹连接。
7.一种与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静电的电连接器相配合使用的防静电的对接连接器,包括金属座子、对接胶芯模块和对接尾部组件,所述对接胶芯模块安装在金属座子中,所述对接尾部组件与金属座子螺纹连接;所述对接胶芯模块包括对接胶芯、电源铜针组和/或信号铜针组,所述电源铜针组和/或信号铜针组插装在对接胶芯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胶芯模块还包括导静电弹簧和导静电铜针,所述导静电铜针插装在对接胶芯中,所述导静电弹簧套装在导静电铜针外并与其接触,导静电弹簧的端部与金属座子抵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静电的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胶芯上设置有对电源铜针组和/或信号铜针组,以及导静电铜针进行两两分隔的隔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静电的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座子上设置有与卡钩配合的卡槽,卡槽前设有卡舌;所述卡钩与卡舌的接触面为斜面,卡舌的顶面沿卡舌前端向后端倾斜向上,且卡舌的前端口高度与卡钩的位置对应。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静电的对接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尾部组件包括对接尾部外壳、对接夹线圈和对接螺帽,所述对接尾部外壳的后端设置有对接尾爪,所述对接夹线圈装入对接尾爪中,所述对接螺帽与对接尾部外壳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凌科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54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