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6242.2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28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惠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07 | 分类号: | H01M50/107;H01M50/152;H01M50/166;H01M50/531;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9 | 代理人: | 陈文福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仲***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封装 结构 圆柱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包括电芯,以及包裹于电芯外部的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用于容纳电芯的底壳,安装于底壳上的上壳,以及设置在底壳和上壳之间的绝缘圈。底壳的开口端设置在上壳内。电芯为卷绕结构,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正极片与上壳电性连接,负极片和底壳电性连接。正极片与上壳接触的端部弯曲,负极片与底壳接触的端部弯曲。上壳的高度小于底壳的高度。本实用新型的外壳包括上壳和底壳,正负极片分别与上壳和底壳直接电性连接,省去了极耳配件,增大了电池容量和电流。本实用新型中上壳和底壳的配合,简化了装配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锂电池是一类采用石墨或其他碳材料作为负极,以含锂的化合物作正极的可充电电池。它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作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圆柱电池为常见的锂电池。目前市面上的圆柱电池本体包括极耳、正极片、负极片以及外壳。极耳是将正负极片与外壳两端的电性连接的部件,且极耳部分通常体积尺寸较小,从而限制了电池的电流的大小。由于电池的体积固定,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圆柱电池结构中,其内部电芯的正极片和负极片需要引出极耳,使得外壳内部的空间利用有限,正负极片的体积较小,导致电池的容量较小。此外,现有的圆柱电池外壳由钢壳,设置在钢壳顶部的盖帽构成,装配过程中需要将两者压合成型,构成无法拆卸的组合形式,装配方式较为复杂,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新封装结构的圆柱电池,包括电芯,以及包裹于电芯外部的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用于容纳电芯的底壳,安装于底壳上的上壳,以及设置在底壳和上壳之间的绝缘圈。底壳的开口端设置在上壳内。电芯为卷绕结构,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正极片与上壳电性连接,负极片和底壳电性连接。正极片和上壳接触的端部弯曲,负极片和底壳接触的端部弯曲。上壳的高度小于底壳的高度。电池内的正极片与上壳直接接触,负极片与底壳直接接触,无需放置极片,增加了正极片和负极片的体积,从而增加了电池的容量和电流。采用这样结构的圆柱电池,其装配方式更加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上壳的高度是底壳高度的五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进一步改进,上壳的高度为底壳高度的四分之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进一步改进,在上壳靠近开口的一端设置有压合凹部。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上壳的内部产生径向接触压力,增加外壳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壳的压合凹部为锯齿形。采用这样的结构,外壳组件的上壳内部产生多个径向接触压力点,增加外壳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上壳的压合凹部为波浪型,这样的凹部结构可以使上壳内部产生多个径向接触压力点。
进一步的,绝缘圈的顶部外径小于底部外径。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使底壳和上壳完全压合后,受到较大的绝缘圈的摩擦力,增加外壳组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绝缘圈的顶端内壁设置有凸缘,采用这样结构的绝缘圈可以完全分隔底壳和上壳。
进一步的,绝缘圈的材料为PET。
进一步的,圆柱电池包括21700电池,26650电池,32700电池,38700电池,18650电池等常规型号电池。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惠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惠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62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