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6334.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5944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实;邱恒荣;贺雨琦;金亚星;高刚刚;曹寒问;赵攀;王舒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4/50 | 分类号: | B63B34/50;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徐柳华 |
地址: | 330096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回收 功能 水上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包括用于提供浮力的自行车装置本体、主驱动自行车、辅助驱动自行车、吧台、遮阳棚、护栏、垃圾收集装置。其中主驱动自行车包括导向舵、桨叶、螺旋桨。辅助驱动自行车则包括发电装置、储能设备。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传送装置、垃圾分离装置、滑槽、冲水喷头以及用于提供吸力和排水的水泵、垃圾储存装置。本实用新型将健身锻炼、娱乐放松、节能环保巧妙结合,其意在引领集节能、减排、环保新概念旅游消费模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
背景技术
鉴于目前我国旅游事业增长伴随着水上垃圾逐年增加的迫切形势,本着将节能环保与娱乐设施相结合的理念,在引领新型的节能减排旅游消费主张、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结合健身减压与环境保护的营销理念,在促进旅游事业发展的同时,既能解放水面垃圾作业人员劳动力,又能缓解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目前环保式水上自行车还未出现在真正的生活中,在许多水上娱乐景区和水上娱乐项目,由于游客造成的水上垃圾污染对水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垃圾产生后,需要专门的水上垃圾收集船和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水上垃圾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在垃圾收集设备运作的同时不可避免的需要产生巨大的能源损耗,对环境产生污染。依托于国内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受众群体会逐步扩大。因此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上水上自行车具有绝对的创新优势和前沿优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其在为游客提供一种新型环保的水上娱乐设施的同时解决了水上垃圾不便于回收的问题,且整个设施在为游客提供娱乐、健身功能和收集处理水上垃圾的过程中通过人力驱动和人力发电为整个设备供能,完美解决了水上旅游垃圾产生后的后续处理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其包括自行车装置本体,所述自行车装置本体包括垃圾收集装置、辅助驱动自行车座椅、辅助驱动自行车、吧台、后置主驱动自行车装置、遮阳棚、前置主驱动自行车、导向舵、护栏、桨叶、螺旋桨、垃圾收集装置进水口、前置隔板、垃圾传送装置、垃圾打捞装置、冲水喷头、电磁阀、水泵一、滑槽排水口、垃圾分离装置、滑槽滤水槽、滑槽、垃圾存储箱、水泵二、分流接口和垃圾收集装置排水口,所述吧台上设有吧台饮料放置孔,所述自行车装置本体包括齿轮链条机构、自行车踏板和自行车把手,所述自行车装置本体与普通自行车结构类似,所述自行车把手与自行车装置本体下方的导向舵相连,所述自行车踏板通过齿轮链条机构与自行车装置本体下方桨叶相连,所述前置主驱动自行车通过齿轮链条机构连接自行车装置本体桨叶;
所述遮阳棚为弧形结构,且设置在吧台的上方,所述遮阳棚的四角设有4根支撑杆,所述护栏的两端固定在支撑杆上,且护栏设有4根,所述辅助驱动自行车座椅设置在吧台的左下角,所述垃圾收集装置位于自行车装置本体的侧壁上,所述吧台饮料放置孔至少设有6个,所述吧台和垃圾收集装置均设有2个。
在本实用新型的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中,所述辅助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脚踏板、发电装置和蓄电池,所述发电装置设置在自行车装置本体的后部,所述脚踏板与发电装置相连,所述蓄电池采用HV蓄电池。
在本实用新型的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中,所述自行车装置本体上设有举升装置,所述举升装置上设有开关阀,所述举升装置设置在自行车装置本体的两侧,所述垃圾收集装置通过举升装置与自行车装置本体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中,所述垃圾收集装置的进水口处设有一个前置隔板,所述前置隔板为梳状排布的结构,并与垃圾打捞装置交错排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集垃圾回收功能的多人水上自行车中,所述垃圾分离装置固定在垃圾收集装置的后面板上,且上端为圆形的梳状结构并与垃圾打捞装置的梳状结构交错布置,所述垃圾分离装置的上端圆形结构与垃圾传送装置传动轴同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63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风扇吹动风帆驱动小车的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臭氧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