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比表面仪样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6747.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08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霍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郭雪丽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比表面 样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比表面仪样品管,所述样品管包括进样部和储样部,所述储样部上设有储样部开口,所述进样部包括上部颈体和与上部颈体一体成型的下部斗体,所述下部斗体的下部开口尺寸与储样部开口尺寸相适应,下部斗体与储样部可拆卸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比表面仪样品管为可拆卸的两部分,结构简单,较粗样品不用经过上部直径较小的颈部,直接放进下部的储样部,同时进样部可以倒置于颈部较粗的样品管的颈部内,作为漏斗协助进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试分析仪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比表面仪样品管。
背景技术
比表面仪原有样品管的颈比较细,较粗样品必须经过粉碎才能进入。但是有些粉碎后会影响样品原有的比表面积,进而影响实验分析结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比表面仪样品管以解决这一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比表面仪样品管,当样品较粗时,能够在不粉碎样品的前提下完成进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比表面仪样品管,所述样品管包括进样部和储样部,所述储样部上设有储样部开口,所述进样部包括上部颈体和与上部颈体一体成型的下部斗体,所述下部斗体的下部开口尺寸与储样部开口尺寸相适应,下部斗体与储样部可拆卸密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斗体与储样部连接后为上部开口的球体。
进一步的,所述储样部的开口处设有相外延伸的周向延伸部,所述周向延伸部与下部斗体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斗体的下部内表面设有磨口,周向延伸部的外表面设有磨口,所述下部斗体与周向延伸部通过磨口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下部斗体的下部开口处的内表面设有内螺纹,周向延伸部的外表面设有与内螺纹螺接的外螺纹,所述下部斗体与周向延伸部通过螺纹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外螺纹和内螺纹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比表面仪样品管为可拆卸的两部分,结构简单,较粗样品不用进过上部直径较小的颈部,直接放进下部的储样部,同时进样部可以倒置于颈部较粗的样品管的颈部内,作为漏斗协助进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比表面仪样品管整体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储样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样部作为漏斗时的使用示意图。
其中,1-进样部,2-储样部,11-上部颈体,12-下部斗体,21-延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比表面仪样品管,所述样品管包括进样部1和储样部2,所述储样部2上设有储样部开口,所述进样部1包括上部颈体11和与上部颈体11一体成型的下部斗体12,所述储样部2的开口处设有相外延伸的周向延伸部21,下部斗体12的下部开口尺寸与周向延伸部2开口尺寸相适应,所述下部斗体12的下部内表面设有磨口,周向延伸部21的外表面设有磨口,所述下部斗体12与周向延伸部21通过磨口可拆卸连接,下部斗体与周向延伸部连接后为上部开口的球体。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67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