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低温线圈冷却装置及低温线圈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7407.8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95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钱津;吴君炜;舒善毅;谭锡金;邢峣;周欣;刘买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34 | 分类号: | G01R3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进京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6 | 代理人: | 马云超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温 线圈 冷却 装置 测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低温线圈冷却装置及扫描设备。上述低温线圈冷却装置包括冷流体腔和导冷板。所述冷流体腔用于盛放冷流体。所述导冷板部分置于所述冷流体腔内部,并贯穿至所述冷流体腔外部。其中,位于所述冷流体腔外部的所述导冷板具有线圈安装部。置于所述冷流体腔内部的部分导冷板被所述冷流体冷却,并将冷量传递至所述线圈安装部。上述低温线圈冷却装置结构简单,仅利用价格便宜的冷流体对低温线圈进行冷却,避免了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循环系统的使用,减小了低温线圈测试难度,并且低温线圈更换方便,大大提升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学成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温线圈冷却装置及低温线圈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相比与其他检测技术,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的信噪比低,因而如何提高磁共振成像技术的信噪比是一个永恒的命题。磁共振信号是由线圈检测到的非常弱的感应电流,降低背景电流的热噪声或增大感应电流都会增加信噪比。在此理论的指导下低温线圈被开发出来,使得信噪比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为了测试低温下线圈性能,需要在低温环境中进行扫描测试,但是完备的低温线圈冷却系统需要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循环系统,价格昂贵且复杂,做一次实验需要等待系统降温,调试线圈还需要等待系统回温,且线圈的安装非常不方便,大大增加了线圈测试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针对传统的线圈测试难度较大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温线圈冷却装置及低温线圈测试装置。
一种低温线圈冷却装置,包括:
冷流体腔,用于盛放冷流体;以及
导冷板,部分置于所述冷流体腔内部,并贯穿至所述冷流体腔外部,其中,所述导冷板具有位于所述冷流体腔外部的线圈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流体腔包括:
壳体,包围形成一个具有开口的容纳腔;以及
盖板,盖合于所述壳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上具有漏斗状的喇叭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喇叭口与所述盖板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冷板的材料为高导热性材料;所述低温线圈冷却装置还具有位于所述冷流体腔外部的保温部,所述低温线圈冷却装置还包括:
绝热层,设置于所述保温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线圈安装部的边缘,用于将线圈固定于所述线圈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手持部件,设置于所述冷流体腔的外表面。
一种低温线圈测试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低温线圈冷却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线圈测试装置包括低温线圈,所述低温线圈可拆卸安装在所述线圈安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温线圈通过导热胶固定在所述线圈安装部。
上述低温线圈冷却装置包括冷流体腔和导冷板。所述冷流体腔用于盛放冷流体。所述导冷板部分置于所述冷流体腔内部,并贯穿至所述冷流体腔外部。其中,所述导冷板具有位于所述冷流体腔外部的线圈安装部。置于所述冷流体腔内部的部分导冷板被所述冷流体冷却,并将冷量传递至所述线圈安装部。上述低温线圈冷却装置结构简单,仅利用价格便宜的冷流体对线圈进行冷却,避免了制冷系统、真空系统、循环系统的使用,减小了线圈测试难度,并且线圈更换方便,大大提升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武汉联影生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74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皂液器
- 下一篇:CT专业防辐射上肢固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