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68839.0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95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陆建荣;吴洁;孙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A61B5/103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刘颖棋 |
地址: | 225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节 头部 体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包括底座与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左侧与支撑板底部左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U型面枕,所述U型面枕内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子魔术贴,所述U型面枕外部包覆有防菌枕套,所述防菌枕套底部设有母魔术贴,所述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粘接,所述底座内左侧安装有电机,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电机实现对滑块的驱动,从而完成对支撑板角度的调节,不需要手工进行调节,调节更加方便快速,本实用新型在U型面枕内设有加热装置,在冬季时,能够工作产生热量,从而使患者面部贴在面枕上不会产生不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临床上治疗视网膜脱离主要采用手术方式,如玻璃体切割联合注气或硅油填充术等,术后患者需要采取标准体位,即面部朝下的俯卧位,以使眼内填充的气体或硅油最大程度的支撑视网膜,帮助脱离的视网膜复位,标准体位的保持时间根据病情状况长短不等,少则一周,多则数周。
然而普通的床会导致病患的嘴部、鼻子贴到床面,使其呼吸困难,造成不适。现在护理人员一般采用在病人身下垫褥子的方式抬高病人脸部与床面的距离,但时间长了病人会出现脖子酸痛等不适症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了眼科术后托手架,现有的托手架大都是手动进行调节,调节较为麻烦,且现有的托手架舒适性较差,长时间使用会造成患者面部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调节较为麻烦,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的头部体位架,包括底座与支撑板,所述底座顶部左侧与支撑板底部左侧通过转轴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安装有U型面枕,所述U型面枕内顶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支撑板顶部设有子魔术贴,所述U型面枕外部包覆有防菌枕套,所述防菌枕套底部设有母魔术贴,所述母魔术贴与子魔术贴粘接,所述底座内左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连接,所述底座内右侧设有滑块,所述滑块内横向开设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槽,所述滑块螺接在丝杆外壁,所述滑块顶部与支撑板底部右侧均安装有连接头,两个所述连接头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两端均与两个连接头活动连接,所述丝杆与电机输出轴相背离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底座内右侧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右侧设有泡沫垫,所述防菌枕套为竹材防菌枕套。
优选的,所述U型面枕为乳胶U型面枕、硅胶U型面枕、记忆棉U型面枕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能够通过电机实现对滑块的驱动,从而完成对支撑板角度的调节,不需要手工进行调节,调节更加方便快速。
2)本实用新型在U型面枕内设有压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压力传感器能够检测患者在每天有多少小时额头是与U型面枕接触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将数据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将数据与设定的数值进行比对,如没有达到设定的要求数值时会进行报警,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板俯视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板、3U型面枕、4压力传感器、5控制装置、6防菌枕套、7母魔术贴、8子魔术贴、9支撑杆、10电机、11丝杆、12滑块、13泡沫垫。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未经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68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