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轧机AGC压上油缸位置检测元件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0086.7 | 申请日: | 2021-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5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尹军;牛鸣岐;李治强;曹贝克;强杰;王龙;白建涛;魏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agc 上油 位置 检测 元件 安装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轧机AGC压上油缸领域。一种连轧机AGC压上油缸位置检测元件安装装置,包括油缸缸筒(1)、油缸活塞(2)、磁尺及其夹持装置(4)、磁尺压盖(5)、磁尺安装装置(6)、弹簧(7)、磁环固定结构(8)、磁环(9)、磁环调整垫板(10)、磁尺保护管(11)、检测元件安装底座,油缸活塞(2)上对应磁尺压盖(5)顶部的位置有一个台阶状通孔槽,台阶状通孔槽中通过螺栓安装活塞顶盖(3),检测元件安装底座由内外套筒构成,内套筒(12)的外侧上部有台阶,内套筒(12)套入外套筒(13)后在台阶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轧机AGC压上油缸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连轧机组,AGC油缸布置方式分为2种,一种是欧美系或国产连轧机的ACG油缸在几乎全部是布置在轧机的顶部,即压下油缸,另一种是日本的三菱日立设计的连轧机AGC油缸的安装在牌坊的底部,即压上油缸。AGC压下油缸整体拆装较为方便,位置检测元件安装技术较为成熟,可以在线直接从油缸底部拆出检测元件。三菱日立设计的压上油缸是其专利产品,油缸整体拆装时间较长约36-48小时,位置检测元件可以在线拆出,但对油缸及检测元件安装装置结构设计要求较高,加工制作难度大,且油缸采购成本极高。目前国内大部分采用三菱日立连轧线的钢厂仍采用三菱日立原装进口的AGC压上油缸。而小部分国产化AGC压上油缸位置检测元件安装结构是参照压下油缸设计,只能在油缸拆出后更换检测元件。太钢用于硅钢轧制的1450连轧机是三菱日立设计制作,AGC油缸同样安装在牌坊底部。在2016年太钢进行了第一次备件国产化试制,在2018年上机,至今运行正常,但也存在类似的结构缺陷,AGC油缸的位置检测元件在发生故障需要检查或者更换时,必须将油缸整体拆出才能实施,对于连轧机来说将牺牲大量产能,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加工连轧机AGC压上油缸制作难度,以满足AGC压上油缸的正常使用要求,解决AGC油缸检测元件在线拆装困难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轧机AGC压上油缸位置检测元件安装装置,包括油缸缸筒(1)、油缸活塞(2)、磁尺及其夹持装置(4)、磁尺压盖(5)、磁尺安装装置(6)、弹簧(7)、磁环固定结构(8)、磁环(9)、磁环调整垫板(10)、磁尺保护管(11)、检测元件安装底座,油缸活塞(2)上对应磁尺压盖(5)顶部的位置有一个台阶状通孔槽,台阶状通孔槽中通过螺栓安装活塞顶盖(3),检测元件安装底座由内外套筒构成,内套筒(12)的外侧上部有台阶,内套筒(12)套入外套筒(13)后在台阶位置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保证AGC油缸正常使用和实现位置检测,同时减少了连轧机更换位置检测元件时的产能损失,提高了机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其中,1.油缸缸筒,2油缸活塞,3活塞顶盖,4.磁尺及其夹持装置,5磁尺压盖,6磁尺安装装置,7弹簧,8磁环固定结构,9磁环,10.磁环调整垫板,11磁尺保护管,12.内套管,13.外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连轧机AGC压上油缸基础上的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00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于采样和传输的煤矿钻探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泥稠度凝结测定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