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1840.9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7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嗣光;马泽凯;彭冬梅;周杨柱;劳卫晓;周创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申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A01K63/04;C02F103/20 |
代理公司: | 广州立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63 | 代理人: | 龙艳华 |
地址: | 571000 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镇文***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 工厂 循环 养殖 回收 再生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养鱼池、微滤机、有氧生物池、泵池、恒温机组及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养鱼池通过鱼池排放管连通微滤机,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放管连通有氧生物池,所述有氧生物池通过生物池排放管连通泵池,所述泵池通过第一通管连通恒温机组,所述恒温机组通过第二通管连通养鱼池;所述鱼池排放管通过第三通管连通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污管连通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回流排放管连通微滤排放管。本申请中的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具有减少污水外排、提升污水利用率并提高养殖水体含氧量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对养殖池内的水进行净化,从而保持养殖池内的水质洁净,同时需要保证养殖池内的水中含有足够的氧气以供各类水产品生存。
相关技术中的水产养殖水循环净化系统,其排放的污水较多,污水的回收利用率不高,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循环的养殖用水的含氧量较低,易使得水产品死亡,增大养殖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以达到减少污水外排、提升污水利用率并提高养殖水体含氧量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回收再生处理系统,包括养鱼池、微滤机、有氧生物池、泵池、恒温机组及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养鱼池通过鱼池排放管连通微滤机,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放管连通有氧生物池,所述有氧生物池通过生物池排放管连通泵池,所述泵池通过第一通管连通恒温机组,所述恒温机组通过第二通管连通养鱼池;所述鱼池排放管通过第三通管连通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污管连通循环污水处理装置,所述循环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回流排放管连通微滤排放管。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循环污水集中池、鱼粪收集桶、第一蛋白分离器及集污池,所述鱼池排放管通过第三通管连通鱼粪收集桶,所述鱼粪收集桶通过收集桶排放管连通循环污水集中池,所述循环污水集中池通过第四通管与第一蛋白分离器相连通;所述第一蛋白分离器通过回流排放管与微滤排放管相连通,且第一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一排污管连通集污池;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污管与循环污水集中池相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蛋白分离器,所述微滤机通过微滤排放管连通第二蛋白分离器,所述第二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五通管连通有氧生物池,且第二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二排污管连通集污池。
进一步地,还包括两个紫外线杀菌灯,两个所述紫外线杀菌灯分别设置在回流排放管、第五通管内。
进一步地,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通过两个臭氧管分别与第一蛋白分离器、第二蛋白分离器连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滴流池,所述第二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五通管连通滴流池,所述滴流池通过第六通管连通有氧生物池。
进一步地,还包括空气增氧泵与增氧池,所述有氧生物池通过生物池排放管连通增氧池,所述增氧池通过增氧排放管连通泵池;所述空气增氧泵通过多个通氧管分别连通增氧池、有氧生物池、循环污水集中池及养鱼池。
进一步地,还包括曝气池,所述第二蛋白分离器通过第五通管连通曝气池,所述曝气池通过曝气排放管连通有氧生物池;所述空气增氧泵通过多个通氧管分别连通增氧池、有氧生物池、循环污水集中池、曝气池及养鱼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申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海南申源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1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