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除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2133.1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27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羊小;张霞;杨永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40;C02F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张岭;赵保迪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污水处理 一体化 设备 装置 | ||
本申请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除油装置,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其包括箱体,箱体底部的一侧连通有分离箱,箱体与分离箱之间连接有隔板,隔板底部与分离箱底部有间隙,箱体中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分离板,分离板的两侧分别为分离一室和分离二室,分离一室顶部设置有进水一管,分离二室顶部设置有进水二管,分离一室内设置有控制进水一管启闭的第一界面传感器,分离二室内设置有控制进水二管启闭的第二界面传感器,箱体设置有出油一口和出油二口,出油一口与分离一室连通,出油二口与分离二室连通。本申请具有除去污水中的油污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除油装置。
背景技术
生活污水中,工厂、家庭和饭店等场所流出的污水中通常含有部分油污,由于没有油水分离的装置,油污漂浮在污水上一起随污水排放,然后一起进入到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中,进行污水处理。
含有较多油污的污水难以处理,且一旦粘附于一体化设备内壁,则极难清理,影响污水处理效果。
发明内容
为了除去污水中的油污,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除油装置。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除油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装配式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的除油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底部的一侧连通有分离箱,箱体与分离箱之间连接有隔板,隔板底部与分离箱底部有间隙,箱体中固定连接有竖直的分离板,分离板的两侧分别为分离一室和分离二室,分离一室顶部设置有进水一管,分离二室顶部设置有进水二管,分离一室内设置有控制进水一管启闭的第一界面传感器,分离二室内设置有控制进水二管启闭的第二界面传感器,箱体设置有出油一口和出油二口,出油一口与分离一室连通,出油二口与分离二室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从进水一管或者进水二管进入到箱体内,然后油污较轻,油污位于污水的上方,使污水液面在分离箱内高于隔板的底部,此时污水能够从隔板下方进入到分离箱内,而油污会留在箱体内;进一步的,进水一管和进水二管分别进水,以分离一室为例,A液面低于B液面,A和B液面均高于分离板底部,当第一界面传感器检测到水油界面低于A液面时,通过控制器控制进水一管关闭,当第一界面传感器检测到水油界面低于A液面时,且此时水油界面低于B,通过控制器控制出油一口打开,当第一界面传感器检测到水油界面高于B液面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出油一口关闭,进水管打开。控制分离一室和分离二室内界面的交替,形成了分离一室和分离二室中,进污水和排油污是分开进行的,排油污时几乎不会带水,提高了油污的分离效果,使用该简单的结构,实现了污水中的油污的分离,且油污分离过程中基本不带水。
可选的,所述分离一室和分离二室均内设置有倾斜的导流板,导流板位于出油一口和出油二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一管和进水二管进入的污水落到导流板上,导流板对其起到引导作用,使其能够沿着导流板较低的边缘较为分散的流下,降低了进入的污水对水油界面的扰动。
可选的,所述导流板较高端与箱体内壁水平转动连接,导流板的下表面与箱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倒V形的簧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污水较多时,导流板被污水下压,导流板交底一端与箱体内壁的距离变大,从而保证了较大量的污水也能够顺利流下。
可选的,所述隔板与箱体竖直滑动连接,隔板连接有带动自身移动的气缸。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污水量较大时,气缸可带动隔板上移,使得污水流入分离箱的速度也加快,是该箱体能够对不同流量的污水均进行较好的油污分离。
可选的,所述分离箱内设置有过滤膜,过滤膜位于隔板背离箱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隔板流过的污水中可能携带部分油污,此时污水经过过滤膜,津益不出去污水中夹带的油污,提高了油污去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广诚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21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