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梁张拉作业平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3954.7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8319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孙金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金烈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1/22;E04G5/00;E04G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王茜 |
地址: | 3120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梁张拉 作业 平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梁张拉作业平台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滑槽;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螺杆、活动块、支撑板、连接块、滑块、滑杆和滑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梁张拉作业平台装置,利用升降机构,能够使支撑板进行升降,解决了现有的作业平台装置在对小型桥梁施工时无法进行有效升降的问题,利用固定机构,能够对底板进行固定,使底板能够更加稳固,解决了且平台装置固定效果差,需要多人对平台装置扶持,既浪费了工时,又容易使工人发生意外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盖梁张拉作业平台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一般由上部构造、下部结构、支座和附属构造物组成,上部结构又称桥跨结构,是跨越障碍的主要结构;下部结构包括桥台、桥墩和基础,而在对小型桥梁进行张拉作业时,需要使用到平台装置。
现有的作业平台装置在对小型桥梁施工时无法进行有效升降,且平台装置固定效果差,需要多人对平台装置扶持,既浪费了工时,又容易使工人发生意外,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盖梁张拉作业平台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盖梁张拉作业平台装置,解决了现有的作业平台装置在对小型桥梁施工时无法进行有效升降,且平台装置固定效果差,需要多人对平台装置扶持,既浪费了工时,又容易使工人发生意外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盖梁张拉作业平台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内部开设有滑槽;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电机、转杆、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螺杆、活动块、支撑板、连接块、滑块、滑杆和滑轮,所述转杆的右端与第一电机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转杆的左端通过轴承与底板内腔的左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内部与转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顶部与第二锥形齿轮的底部啮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的内部与螺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顶端延伸至底板的顶部,所述活动块的内部与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与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另一侧与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延伸至滑槽的内部并与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块的另一侧与滑轮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滑轮的另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部与滑杆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滑杆的两端均与滑槽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二电机、活动杆、齿盘、齿板、固定块、移动块、固定杆、连接板和插杆,所述活动杆的后端与第二电机的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表面与齿盘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齿盘的一侧与齿板的一侧啮合,所述齿板的另一侧与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另一侧与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内部与固定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移动块的另一侧与箱体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两端均与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板的底部延伸至箱体的底部并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插杆的顶端与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栏杆,所述栏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照明灯。
优选的,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为长方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与底板内腔的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受压板,所述受压板的内部与滑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受压板的顶部与滑块的底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滑槽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金烈,未经孙金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3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