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灭弧系统的安全型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4926.7 | 申请日: | 2021-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78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赖剑武;黄小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丰源电器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4 | 分类号: | H01H33/664 |
代理公司: | 温州冠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6 | 代理人: | 吴冲般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系统 安全 断路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灭弧系统的安全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包括有壳体以及合闸组件,合闸组件包括有动触点、静触点以及接线柱,壳体内设有灭弧结构,合闸组件具有动触点,其特征在于:灭弧结构包括引弧单元、用于把分弧单元引入的电弧进行分散处理的分弧单元、对所述分弧单元引入的电弧进行灭弧的灭弧单元以及出弧单元,分弧单元具有至少有两道以上的弧形条状凸起,两两弧形条状凸起之间形成有分弧槽,静触点位于分弧槽上方处,分弧槽的末端设于灭弧单元邻侧,所述的出弧单元位于灭弧单元后侧,下喷弧出口成型壳体并位于壳体下角处。本方案能消除带电粒子喷出可能引发的安全风险,保证断路器的安全风险,能提高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断路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具有灭弧系统的安全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断路器是指能够关合、承载和开断正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并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关合、承载和开断异常回路条件下的电流的开关装置。断路器按其使用范围分为高压断路器与低压断路器,高低压界线划分比较模糊,一般将3kV以上的称为高压电器。
断路器可用来分配电能,不频繁地启动异步电动机,对电源线路及电动机等实行保护,当它们发生严重的过载或者短路及欠压等故障时能自动切断电路,其功能相当于熔断器式开关与过欠热继电器等的组合。而且在分断故障电流后一般不需要变更零部件。目前,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断路器一般由触头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脱扣器、外壳等构成。当短路时,大电流(一般10至12倍)产生的磁场克服反力弹簧,脱扣器拉动操作机构动作,开关瞬时跳闸。当过载时,电流变大,发热量加剧,双金属片变形到一定程度推动机构动作(电流越大,动作时间越短)。
断路器在接通过程中会产生电弧,电弧的危害都知道,严重的会危害到人的生命,市场上也有比较多针对断路器进行改进,用于应对产生的电弧,但是目前涉及的灭弧结构设计上不合理,灭弧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更合理、能提高使用安全性、更可靠的断路器的具有灭弧系统的安全型断路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具有灭弧系统的安全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断路器本体,所述的断路器本体包括有壳体以及合闸组件,合闸组件包括有动触点、静触点以及接线柱,壳体内设有灭弧结构,合闸组件具有动触点,其特征在于:灭弧结构包括引弧单元、用于把分弧单元引入的电弧进行分散处理的分弧单元、对所述分弧单元引入的电弧进行灭弧的灭弧单元以及出弧单元,引弧单元、分弧单元、灭弧单元以及出弧单元从右往左依次设置,所述的分弧单元具有至少有两道以上的弧形条状凸起,两两弧形条状凸起之间形成有分弧槽,上述的静触点位于分弧槽上方处,分弧槽的末端设于灭弧单元邻侧,分弧槽朝向灭弧单元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大并延伸至所述灭弧单元,所述的出弧单元位于灭弧单元后侧,出弧单元包括上喷弧出口、中喷弧出口以及下喷弧出口,上喷弧出口、中喷弧出口均成型于壳体内部且连通所述静触点,下喷弧出口成型壳体并位于壳体下角处。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在动静触点分断时,多道的分弧槽可以快速把电弧引入,而所述的分弧槽朝向灭弧单元的方向开口逐渐增大并延伸至所述灭弧单元,又可以快速引导电弧进入到灭弧单元,实现快速的灭弧,出弧单元的单元的可以把电弧分散排出,减少壳体内部的压强。
优选地,所述的出弧单元还包括有分弧板,其安装在壳体内,并位于灭弧单元和出弧单元之间,该分弧板具有引导段以及分弧延伸段,该引导段位于灭弧单元后侧,分弧延伸段朝向所述下喷弧出口方向,通过分弧板把所述灭弧单元流出的电弧分散成上电弧排出通道区和下电弧排出通道区。
通过上述方案可知,增加分弧板,使其电弧分散导出,不易在灭弧单元后侧集中,防止出现电弧回窜进灭弧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丰源电器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丰源电器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49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外包装防伪标签
- 下一篇:一种NDI聚氨酯微孔弹性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