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杆塔冲击响应测量试验的自供能数据采集及传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5976.7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75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忠;罗义华;张金锋;刘军;刘勇;刘承志;何辉;刘大平;惠金花;李先纯;赵玉顺;王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G01R31/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23002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杆塔 冲击 响应 测量 试验 自供 数据 采集 传输 装置 | ||
一种基于杆塔冲击响应测量试验的自供能数据采集及传输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从杆塔塔顶采集模拟电信号,数据采集模块还用于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数据接收模块通过FC光纤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出。本实用新型被应用时,可将数据采集模块安装在杆塔塔顶进行近距离采集杆塔测量数据,同时将数据接收模块远离杆塔设置,方便数据接收模块与人工操作设备例如计算机对接。同时满足近距离采集数据,并在解决干扰的情况下远距离传输测量数据,既保证测量数据的正确性,同时在高压试验中保证试验人员的人身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杆塔冲击响应测量试验的自供能数据采集及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杆塔的冲击阻抗结果是评估线路雷电反击性能的重要参数。在杆塔遭受雷击时,塔顶电位升高,杆塔绝缘子易发生反击闪络。若杆塔阻抗变大,在在同等雷电流大小的情况下,杆塔雷击时塔顶电位也会增高,杆塔绝缘子反击闪络风险增高,更易造成雷击跳闸等情况。
在国内外均对架空线路杆塔进行了多次冲击试验,而在杆塔的冲击试验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在塔顶测量电流数据时,测量到的电流数据由于杆塔高度过高,无法顺利传输到计算机端,或数据衰减严重;测量时对杆塔施加高压,此时易与测量数据传输线发生击穿等情况,轻则造成测量设备损坏,重则造成人身伤害;测量时杆塔处于高电磁环境,对数据传输产生严重干扰,造成数据变形;测量时数据传输装置不易安装于杆塔上。而且,杆塔上电磁干扰严重,对数据采集设备要求的抗干扰、散热、安装等要求更高,现有技术难以兼顾;测量时装置需频繁更换电池,既不环保也增大了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杆塔实验数据采集难以兼顾数据可靠性和实验人员人身安全等缺陷,同时为根据杆塔角钢结构设计安装平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杆塔冲击响应测量试验的自供能数据采集及传输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杆塔冲击响应测量试验的自供能数据采集及传输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接收模块;数据采集模块用于从杆塔塔顶采集模拟电信号,数据采集模块还用于将模拟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封装外侧采用太阳能模块,为整个装置供电;封装内侧为超材料吸波结构,防止外部电磁环境干扰。
数据接收模块通过FC光纤连接数据采集模块,数据接收模块用于获取所述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后输出。
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在杆塔塔顶为所述数据采集模块提供安装位置的绝缘平台;所述绝缘平台包括安装平板和至少两个凸台;所述凸台设置在安装平板的下表面,安装平板的上表面用于安装数据采集模块;凸台的高度与杆塔塔顶的角钢高度相等;安装平板上设有:用于穿塔吊线以便将绝缘平台塔吊到杆塔塔顶的第一通孔、用于穿捆绑线以便将绝缘平台与杆塔塔顶的角钢进行捆绑固定的第二通孔和用于提供安装结构以便对数据采集模块进行固定的第三通孔。
优选的,安装平板上对称设有两个通孔矩阵,通孔矩阵由分布在同一矩形四个角点上的第二通孔组成;安装平板上位于两个通孔矩阵之间还设有至少两个第二通孔。
优选的,第三通孔中设有膨胀螺钉。
优选的,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封装层、数据采集单元、光电转换单元和供电单元;封装层为双层结构,外侧为太阳能电池板,内层为超材料吸波结构层;数据采集单元、光电转换单元和供电单元均安装在封装层内,封装层外部还设有:控制器、连接数据采集单元的模拟信号接口和连接光电转换单元的光纤接口;
数据采集单元和光电转换单元连接;太阳能电池板与控制器连接;蓄电池组通过控制器连接数据采集单元或者光电转换单元;封装层采用矩形盒体结构,封装层盒内数据采集单元、光电转换单元和供电单元呈品字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59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墙维修用吊篮
- 下一篇:柔性电路板组件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