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管式高进液压力的输送电潜泵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78359.2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366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夏中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加马电潜泵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13/08 | 分类号: | F04D13/08;F04D15/00;F04D29/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尚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7 | 代理人: | 邓琳 |
地址: | 300190 天津市南开区资***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管 式高进 液压 输送 电潜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管式高进液压力的输送电潜泵,包括套管、连接板、增压装置、连接管、潜油电机、保护器、油气分离器和泵体,通过设置了增压装置,增压装置顶部设置有增压蜗轮,且在增压装置底部设置了控制阀,控制阀为单向阀结构,当增压蜗轮输出压力大于套管内部压力时,控制阀自动打开,对泵体内部进行增压,增加潜油泵的进液压力,且避免套管内部卸压,通过在控制阀的密封板底部设置了活动支撑杆,通过活动支撑杆对密封板进行支撑,且通过电动推杆对密封板的下移进行控制,进而对控制阀的开启进行控制,当泵体内部压力过大时,对泵体内部进行快速卸压,增加其卸压速度,避免泵体内部压力过大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潜泵相关领域,具体是一种套管式高进液压力的输送电潜泵。
背景技术
在海上油田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电潜泵将油井中的石油抽出,电潜泵作为一种日趋成熟的人工采油方式,具有扬程范围大、功率大、适应性强、寿命长的优点,在海上石油平台的开采中应用十分广泛,随着易开采油田的发现完毕和不断产油结束,开采的油田种类也越来越多,井下和地面环境也越来越复杂。
现有的电潜泵的进液压力大小取决于潜油电机的驱动功率,在需要增加电潜泵的进液压力时,需要极大的增加潜油电机的功率,极大增加电量的损耗,且容易导致潜油电机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套管式高进液压力的输送电潜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套管式高进液压力的输送电潜泵,该装置包括套管和增压装置,所述套管顶端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连接板内部右侧固定有增压装置,所述增压装置底端通过连接管与套管相连接,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外壳、滤网、增压蜗轮和控制阀,所述外壳顶端覆盖有滤网,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增压蜗轮,所述外壳底端与控制阀螺纹连接,所述控制阀底端通过连接管贯穿套管与泵体相连接。
所述套管内部底端设置有潜油电机,所述潜油电机顶端与保护器相连接,所述保护器顶端安装有油气分离器,所述油气分离器顶端与泵体相连接,所述泵体顶端通过导管与单流阀连接,所述单流阀顶端与卸油阀,所述卸油阀顶端通过导管贯穿电缆封隔器与安全阀相连接,所述电缆封隔器内部左侧嵌入有放气阀,所述电缆封隔器外侧与套管固定连接,所述套管内部左侧由上至下依次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
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密封板、活动支撑杆、固定杆、连杆和电动推杆,所述阀体内部顶端设置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底端与活动支撑杆螺纹锁固,所述活动支撑杆外侧与固定杆相互焊接,且固定杆外侧与阀体相互焊接,所述活动支撑杆右侧底端通过转轴与连杆一端转动连接,且连杆另一端通过转轴与电动推杆转动连接,且电动推杆左端外侧通过螺栓与阀体相互锁固,所述阀体顶端与外壳螺纹锁固,所述阀体底端通过连接管贯穿套管与泵体相连接。
所述活动支撑杆包括限位管、活动管、滑块、光杆和弹簧,所述限位管内部底端贯穿有活动管,所述活动管内部嵌入有滑块,所述光杆底端伸入至活动管内与滑块相互焊接,所述光杆外侧套接有弹簧,所述光杆顶端与密封板螺纹锁固,所述活动管顶端通过弹簧与密封板弹性连接,所述限位管外侧与固定杆相互焊接,所述活动管右侧底端通过转轴与连杆转动连接。
所述连杆呈直杆状,且连杆从左至右向上倾斜。
所述活动管顶端内壁与光杆贴合,且滑块外径大于光杆。
所述滑块表面呈光滑状,且活动管内壁与滑块贴合。
所述活动管表面呈光滑状,且限位管内壁与活动管贴合。
所述密封板采用丁腈橡胶材质。
所述滑块采用不锈钢材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套管式高进液压力的输送电潜泵,与同类型设备相比,具有如下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加马电潜泵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天津加马电潜泵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783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