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针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81076.3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073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金闪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阳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张金刚 |
地址: | 3221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漏 针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属于针筒技术领域的一种防渗漏针筒,包括针筒本体,针筒本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座,针筒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扶柄,针筒本体的内部设有推杆,推杆位于针筒本体内部的一端连接有橡胶塞,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柄,还包括用于防止针筒本体内标本溢洒的密封套,密封套套设在连接座上。本实用新型抽取完标本后,将密封套套设在连接座上,通过密封塞将连接座堵住,从而实现防止标本在运输过程中溢洒出,可放心用物流或是人工等任何方式送检,并且可以保证厌氧菌不会受到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影响,另外还减少了职业暴露风险及生物安全隐患,同时更方便标本的储存和复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针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渗漏针筒。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需要对部分脓液或无菌体液进行培养标本时,大多将脓液或无菌体液抽取到针筒后,直接将原针套戴回或是另套上一枚蝶形针再直接用物流及人工方式传递至检验科送检。
通过此种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例如:
1、因针头与外界连通,对于脓液培养的标本来说不是一个完全无氧的传送装置,一定程度影响厌氧菌的存活;
2、在物流或者人工转运途中受到挤压,针筒内标本易渗出。标本少的情况下,降低检出率影响检验结果;也不利于生物安全,有一定风险导致院感发生;
3、连带针头一同转运,有职业暴露的风险;
4、检验后针头需要丢弃至利器盒,针筒无塞帽不利于标本的储存及复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渗漏针筒,具有防止标本的溢洒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渗漏针筒,包括针筒本体,针筒本体的一端设有连接座,针筒本体的另一端设有扶柄,针筒本体的内部设有推杆,推杆位于针筒本体内部的一端连接有橡胶塞,推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推柄,还包括用于防止针筒本体内标本溢洒的密封套,密封套套设在连接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密封套的内部设有密封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推杆靠近推柄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密封套的收纳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推柄上贴有用于封住收纳槽的封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用于锁止推杆的锁止机构,锁止机构包括锁止座和锁止套,锁止座连接在扶柄远离针筒本体的一侧,锁止套通过螺纹啮合连接在锁止座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锁止座上设有若干个锁止条,锁止条端部的外侧设有锥块,锁止套上设有与锥块相对应的锥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锁止座的圆周上设有第一限位环,锁止套的内部上设有与第一限位环相对应的第二限位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扶柄套接在针筒本体的端部,且与针筒本体通过胶水粘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抽取完标本后,将密封套套设在连接座上,通过密封塞将连接座堵住,从而实现防止标本在运输过程中溢洒出,可放心用物流或是人工等任何方式送检,并且可以保证厌氧菌不会受到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影响,另外还减少了职业暴露风险及生物安全隐患,同时更方便标本的储存和复检;
2、本实用新型抽取完标本后,通过锁止套将推杆锁住,从而可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外力作用推动推杆,导致密封套被顶出,进一步地防止标本在运输过程中溢洒出;
3、本实用新型密封套在使用前放置在收纳槽内,使用时,将封贴撕开,取出密封套进行使用即可,收纳槽的设置便于对密封套进行放置,从而使密封套的使用更加的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阳市人民医院,未经东阳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1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