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针注射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83111.5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945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俊豪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4 | 代理人: | 姜飞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射 针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针注射针头,包括有多针针头主体、针壳以及调节座,所述调节座转动配合在针壳上,针壳内具有内隔层,针壳内腔经内隔层隔成上装配腔以及下负压腔,内隔层上设有伸入下负压腔内的柱状套管,柱状套管具有贯通的、供针管穿过的套孔,多针针头主体的多针针座滑动配合在上装配腔内,多针针座上成型有若干针套部,多针针头主体的针管穿过针套部且针管固定在针套部上,多针针头主体的接头螺纹旋配在调节座上,所述针壳的上装配腔内设有构成多针针座与针壳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橡胶密封装置。可有效避免药液持续外溢,安全可靠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确切的说是注射针。
背景技术
多针式的注射针头具有创伤面积小,注射疼痛感小,注射效率高等优点,在美容医疗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一种多种注射针头,如中国专利号为CN202020674805.5公开的,其主要结构为,包括有多针针头主体、针壳以及调节座(文献中为九针转盘3),多针针头主体包括接头、隔板、针管以及多针针座,多针针座具有固定套壳部(文献中为方孔五)以及设于固定套壳部上的若干针套部(文献中为圆锥柱五),隔板上设有与针套部一一对应配合的针尾固定孔,针管的尾端插入隔板的针尾固定孔内,接头一端的分流座体连接隔板后经胶水固定在多针针座的固定套壳部上,针管的针尖端穿过针套部且针管固定在针套部上,所述调节座转动配合在针壳上,针壳内具有内隔层,针壳内腔经内隔层隔成上装配腔以及下负压腔,内隔层上设有伸入下负压腔内的柱状套管,柱状套管具有贯通的、供针管穿过的套孔,多针针头主体的多针针座滑动配合在针壳的上装配腔内,接头螺纹旋配在调节座上,从而转动调节座即可完成驱动多针针头主体在针壳内移动,达到调节针管的针刺端露出柱状套管的长度。
上述多针注射针头具有可调节功能,从而实现针刺长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但正是由于多针针头主体的多针针座可滑动调节的设置在针壳内,多针针座与针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配合间隙,医师可能存在由于经验不足和操作手法的疏忽而造成的针尖未完全刺入皮肤情况,针尖的注射口部分外露皮肤而存在漏液风险,泄漏的药液经柱状套管进入针壳的上装配腔,之后经上述间隙外溢,从而在注射过程中药液持续外溢,造成药液大量浪费,给客户带来较大经济损失;另一方面,经间隙外溢的药液存在进入多针针座上端口与固定的UV胶接触,影响UV胶水固定性能,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有效避免药液持续外溢,安全可靠的多针注射针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针注射针头,包括有多针针头主体、针壳以及调节座,所述调节座转动配合在针壳上,针壳内具有内隔层,针壳内腔经内隔层隔成上装配腔以及下负压腔,内隔层上设有伸入下负压腔内的柱状套管,柱状套管具有贯通的、供针管穿过的套孔,多针针头主体的多针针座滑动配合在上装配腔内,多针针座上成型有若干针套部,多针针头主体的针管穿过针套部且针管固定在针套部上,多针针头主体的接头螺纹旋配在调节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壳的上装配腔内设有构成多针针座与针壳内壁滑动密封配合的橡胶密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针针座经橡胶密封装置滑动密封配合在针壳内,从而在漏液时橡胶密封装置将药液阻断,避免药液经上装配腔的口部持续外溢,降低药液浪费的量,也避免药液接触多针针座内的UV胶,保证多针头主体整体结构牢固,使用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橡胶密封装置包括橡胶密封垫片,橡胶密封垫片包括固定片体,固定片体密封固定于多针针座靠近所述内隔层一端上,固定片体的周侧设有环形橡胶唇边,环形橡胶唇边与针壳的上装配腔内壁接触密封配合。该结构设计下,采用固定在多针针座靠近针壳内的内隔层一端上的橡胶密封垫片,安装更为方便,环形橡胶唇边与针壳内壁接触实现密封,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俊豪,未经李俊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31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