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器插针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84134.8 | 申请日: | 2021-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5008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澳迪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1 | 分类号: | H01R12/71;H01R13/40;H01R13/73;H01R13/0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华欣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赤岗骏马一路3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插针,包括壳体以及一个或多个金属端子,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金属端子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设置于所述金属端子的两侧,所述金属端子底部设置有向壳体方向翘起的倒钩。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焊接时,将PCB板导入至间隔板的下方,间隔板将金属端子间隔开,有效地避免了其他导电部件与金属端子接触而导致使用时短路的现象发生,同时倒钩抵住PCB板,将PCB板固定,使其紧贴于壳体,有效地防止了焊接时,PCB容易发生翘曲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连接器插针。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器件越来越微型化的同时,也就要求电路的集成度越高,近年来,电路设计师设计的电路板密度越来越高,特别是PCB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在电子器件内部,通常通过连接器将PCB之间及PCB与其他元器件之间相互连接,在PCB板加工过程中,因为热应力,化学因素影响,及生产工艺不当也会造成印制电路板产生翘曲,连接器的金属端子也容易因为导电部件与金属端子接触而导致使用时短路的现象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连接器插针,有效地避免PCB板翘曲以及因为导电部件与金属端子接触而导致使用时短路的现象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连接器插针,包括壳体以及一个或多个金属端子,所述壳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金属端子穿设于所述壳体,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间隔板,所述间隔板设置于所述金属端子的两侧,所述金属端子底部设置有向壳体方向翘起的倒钩。
其中,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外界配套产品导入的第一倒角。
其中,所述挡板导入外界配套产品的一侧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上下两端设置有第二倒角。
其中,所述倒钩与所述金属端子之间的角度为87度。
其中,所述金属端子设置有多个,所述通孔开设有多个,所述通孔与所述金属端子一一对应,所述倒钩翘起的方向一致。
其中,所述倒钩由所述金属端子的底部折弯形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巧妙,焊接时,将PCB板导入至间隔板的下方,间隔板将金属端子间隔开,有效地避免了其他导电部件与金属端子接触而导致使用时短路的现象发生,同时倒钩抵住PCB板,将PCB板固定,使其紧贴于壳体,有效地防止了焊接时,PCB容易发生翘曲的现象,提高了产品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1、壳体,2、金属端子,3、间隔板,4、倒钩,5、挡板,6、第一倒角,7、凸块,8、第二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澳迪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澳迪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41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钢热处理粉末冶金产品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药用高效旋涡振荡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