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胃管与负压引流瓶的防脱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88241.8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1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何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曾克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流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胃管与负压引流瓶的防脱连接结构,包括胃管和负压引流瓶,胃管的一端有第一锥形接头,负压引流瓶的引流管的一端有第二锥形接头,第一锥形接头有用于接收第二锥形接头的锥形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旋连接帽,螺旋连接帽套在第一锥形接头外,并与第一锥形接头间隙配合;第一锥形接头外端有用于限制螺旋连接帽脱出的限位台阶;引流管靠近第二锥形接头的一端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锥形接头的外端面相抵持的的环形台,环形台有与螺旋连接帽匹配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连接帽可将胃管与引流管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可有效避免二者脱落;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与胃管之间有双重端面密封,可有效防止引流液溢出,防脱防渗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胃管与负压引流瓶的防脱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胃管置入术是常用的一项医疗护理技术,是将胃管自鼻腔或口腔插入胃内,以达到诊断、治疗、预防疾病的目的。
胃管负压引流利用负压吸引原理,将胃肠道积聚的气体和液体吸出,以降低胃肠道内压力,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和胃肠功能恢复。
如图1所示,目前的做法是将胃管(序号1)与负压引流瓶(序号2)连接来实现负压引流。胃管的一端有第一锥形接头(序号3),负压引流瓶的引流管(序号21)的一端有与第一锥形接头适配的第二锥形接头(序号4),使用时将第一锥形接头与第二锥形接头插接,然后再用胶布从外面缠绕包裹实现连接固定。这种连接方式,在患者动作幅度较大的情况下,容易松动、脱离,尤其是当外面缠绕的胶布因引流液渗出被打湿而失去粘结力时;此外,每次连接时,还需要额外准备胶布,使临床准备工作变得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胃管与负压引流瓶的防脱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胃管与负压引流瓶的防脱连接结构,包括胃管、负压引流瓶和螺旋连接帽,胃管的一端有第一锥形接头,负压引流瓶的引流管的一端有第二锥形接头,第一锥形接头有用于接收第二锥形接头的锥形腔;
所述螺旋连接帽套在第一锥形接头外,并与第一锥形接头间隙配合;第一锥形接头外端有用于限制螺旋连接帽脱出的限位台阶;
所述引流管靠近第二锥形接头的一端有用于与所述第一锥形接头的外端面相抵持的的环形台,螺旋连接帽有内螺纹,环形台有与螺旋连接帽匹配的外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锥形接头的锥形腔内有用于与第二锥形接头相抵持的环形台阶面,第二锥形接头端面与环形台之间的距离和环形台阶面与环形台外端面的距离相等。
优选地,环形台与引流管一体制造。
优选地,螺旋连接帽为塑料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连接帽可将胃管与引流管紧密的连接在一起,可有效避免二者脱落;
2,本实用新型中引流管与胃管之间有双重端面密封,可有效防止引流液溢出,防脱防渗效果好;
3,使用本实用新型,无需额外准备胶布,使用方便,而且螺旋连接帽的费用可归集到胃管中,价格明确、归集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归集耗用胶布的费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
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8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纵室及起重机
- 下一篇:一种甲状腺穿刺玻片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