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现跑板下沉幅度变化值获取的信号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89887.8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4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潘岩君;朱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泊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B24/00 | 分类号: | A63B24/00;A63B22/0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李珍珍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下沉 幅度 变化 获取 信号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现跑板下沉幅度变化值获取的信号电路,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单片机、红外光发生电路和红外光接收电路组;红外光发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串联设置的电源、第一电阻和红外发射管组成,其中红外发射管的负极接地;红外光接收电路组至少具有两个红外光接收管;其中,每一红外光接收管的一端分别连接于单片机和电源,另一端接地,一红外光接收管的一端与单片机、电源之间通过第二电阻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成排设置的红外光接收管监控红外发射管,根据监控状态可反馈至单片机分析,实现监控分析的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健身器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实现跑板下沉幅度变化值获取的信号电路。
背景技术
传统跑步机的跑板减震缓冲效果欠佳,使用时易对跑步者的关节造成较大的冲击力,易造成跑步者关节疲劳,甚至关节的损伤的安全风险,为了提高跑板的减震缓冲效果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适用于跑板的缓冲结构设计,即在跑步机的跑板底部加装减震结构,但大部分的减震结构是通过跑步者自主选择减震模式来调节减震强度,这种减震方式的减震效果是有限的。
具体的来说,不同体重的跑步者对减震组件的弹性形变压力是不同的,导致相同模式的减震强度对不同体重的跑步者的减震效果也是截然不同的,不合适的减震强度将直接伤害跑步者的膝关节。
现有技术CN109350909B提供一种减震跑步机,该减震跑步机可实现根据用户的体重自动控制跑步机的抗压能力,但是该减震跑步机获取用户体重的方式是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再利用平板电脑基于体重和压力计算减震程度,这种减震跑步机依赖于压力传感器和平板电脑实现,一来存在跑步机成本较高的问题,二来,压力传感器和平板电脑都是高精度元件,特别是压力传感器在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导致精准不准,三者,该方式仅考虑跑步者的体重这单一影响减震调节效果的因素依旧是有限的,跑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跑步过程中跑板的下沉幅度不完全取决于跑步者的体重。
总计而言,目前的跑板无法很好地根据跑板下沉幅度进行减震效果的调节,导致跑板在针对不同体重的跑步者的使用时表现不佳,容易给跑步者带来不必要的身体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跑板下沉幅度变化值获取的信号电路,该信号电路应用于跑板中获取跑板下沉幅度,通过成列设置的红外光接收管监控置于跑板下方的红外光发射管的光线,取代精密的传感元件,对跑板下沉程度进行实时监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实现跑板下沉幅度变化值获取的信号电路,包括单片机、红外光发生电路和红外光接收电路组;
红外光发生电路包括依次连接串联设置的电源V1、第一电阻R20和红外发射管D2组成,其中红外发射管D2的负极接地;
红外光接收电路组至少具有两个并排设置的红外光接收管;
其中,每一红外光接收管的一端分别和单片机、电源V1连接,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一红外光接收管的一端与单片机、电源V1之间通过第二电阻连接。
进一步地,红外光接收管包括红外光接收管Q1、Q2、Q3、Q4、Q5、Q6、Q7、Q8、Q9、Q10、Q11、Q12。
进一步地,单片机的一端脚上连接有第三电阻R15,第三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CON4。
进一步地,单片机型号为STM8S003F3,其中,CON4的单片机的RX引脚通过第三电阻R15连接于CON4的RX引脚端连接,CON4的第一引脚端连接电源V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泊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泊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89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承载性优良的直线导轨
- 下一篇:一种腹板粘接用支撑调节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