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1540.7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3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余海明;孙斌;余昊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9/582 | 分类号: | E01F9/582;E01F11/00;G08G1/09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较小 人流量 斑马线 智慧 交通 辅助 系统 | ||
本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包括等待区域,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道路两侧,两个等待区域之间有斑马线;行人触碰开关,在每一个等待区域设置至少一个行人触碰开关;控制装置,所述行人触碰开关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状态提示灯,至少两个并且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状态提示灯用于显示行人是否可以通过斑马线,当任意一行人触碰开关其被行人触碰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状态提示灯由红色转变为绿色;第二状态提示灯,至少两个并且分别分布在双向车道上方,所述第二状态提示灯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当所述第一状态提示灯显示为绿色时所述第二状态提示灯则由绿色转变为红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数量的增多,在城市的道路中会设置较多的斑马线,而在无红绿灯的斑马线,在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就需要司机有较高的素质,需要提前进行观察防止交通事故。
现有的这种无红绿灯斑马线其有发明人设计了人体感应传感器,利用传感器对双向车道上的警示灯进行反馈,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斑马线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有如上的优点,但是,这种方式其由于是感应方式,其会扰乱交通次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包括等待区域,有两个并且分别设置在道路两侧,两个等待区域之间有斑马线;
行人触碰开关,在每一个等待区域设置至少一个行人触碰开关;
控制装置,所述行人触碰开关与控制装置连接;
第一状态提示灯,至少两个并且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第一状态提示灯用于显示行人是否可以通过斑马线,当任意一行人触碰开关其被行人触碰后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状态提示灯由红色转变为绿色;
第二状态提示灯,至少两个并且分别分布在双向车道上方,所述第二状态提示灯分别与控制装置连接,当所述第一状态提示灯显示为绿色时所述第二状态提示灯则由绿色转变为红色。
在上述的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中,在每个等待区域分别设有两个并且呈相对分布的行人触碰开关。
在上述的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中,在每个等待区域分别设有两个并且呈相对分布的立柱,立柱的高度为1.2米,在每根立柱的顶部、中部和底部分别设有一行人触碰开关。设置顶部、中部和底部以便于骑行和不同高度人群去触碰。
在上述的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中,所述第一状态提示灯显示绿色的时间为3-8秒。
在上述的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中,其中一第一状态提示灯设置在一等待区域,另外一第一状态提示灯设置在另外一等待区域。
在上述的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中,两个第一状态提示灯安装在道路中间隔离带,并且所述第一状态提示灯射光方向分别朝向等待区域。
在上述的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中,第二状态提示灯通过龙门架位于双向车道上方。
在上述的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中,第二状态提示灯通过固定在隔离带上的灯杆位于双向车道上方。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较小人流量斑马线智慧交通辅助系统的优点在于:此系统能够很好解决机动车礼让行人责任不好区分和有人过人行横道避让问题,有效缓解机动车和行人的抢道问题。
行人可以在等待区域等待,当无车或者少量车时再去触碰开关,避免了交通次序错乱和拥堵现象。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明烁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1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