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堵塞导尿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1948.4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12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黄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1/00;A61M19/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徐璞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塞 导尿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堵塞导尿管,包括引流管、防堵机构、旋转管机构和传动组件;引流管的头部设有进尿孔;防堵机构包括转丝组件和粉碎片;转丝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引流管内,并延引流管的轴向延伸;转丝组件的周面上沿轴向设有若干粉碎片;旋转管机构可转动的设置于引流管的尾部,并与引流管连通;传动组件分别连接旋转管机构和转丝组件。上述的防堵塞导尿管能对血凝块等进行切割,从而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并且还可以减少清理堵塞物时对导尿管的影响,减少清理的不适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软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导尿管。
背景技术
导尿管是一种泌尿外科防堵塞膀胱冲洗导尿管由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流尿液的管道,多为以天然橡胶、硅橡胶或聚氯乙烯(PVC)制成的管路。在使用时,常被血凝块等堵塞导管,发生引流不畅或诱发膀胱痉挛、感染等问题,此时则需要对导管进行疏通,临床医护人员反复冲洗导尿会浪费大量人力资源,明显增加了医务工作者的工作负担。现有一种导尿管,在导尿管内设有带毛刷的清淤棒,在发生堵塞使通过转动清淤棒清除导尿管内的堵塞物,此种方式难以提前减少堵塞物的产生,且清淤棒的转动能带动导尿管的转动,增加患者的不适感。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堵塞导尿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行的导尿管难以提前预防堵塞物的产生,并且清理堵塞物常会带动导尿管的转动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堵塞导尿管,包括引流管、防堵机构、旋转管机构和传动组件;
所述引流管的头部设有进尿孔;
所述防堵机构包括转丝组件和粉碎片;所述转丝组件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引流管内,并延所述引流管的轴向延伸;所述转丝组件的周面上沿轴向设有若干所述粉碎片;
所述旋转管机构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引流管的尾部,并与所述引流管连通;
所述传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旋转管机构和所述转丝组件。
由上述方案可知,通过轴向和周向设置设有若干所述粉碎片的所述转丝组件,能将存在的血凝块等堵塞物切割成小块,从而减少了堵塞的可能性,并且所述旋转管机构通过传动组件与转丝组件连接,通过转动所述旋转管机构即可直接驱动转丝组件转动,无需带动引流管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转丝组件包括导丝和转环合件;所述转环合件可转动的设于靠近所述进尿孔的所述引流管内,所述转环合件的中心与所述导丝的一端相连;所述导丝的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相连,所述导丝的周面上沿轴向设有若干粉碎片。通过设置转环合件,避免导丝与引流管直接连接,减少了导丝和导丝上的粉碎片对引流管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转环合件包括固定环和连接杆;所述固定环固设于靠近所述进尿孔的所述引流管内;所述连接杆沿所述固定环径向设置并与所述固定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导丝相连。固定环固设于引流管内,导丝的转动只带动连接杆转动而不引起固定环的转动,进一步减少了导丝转动对引流管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管机构包括管体组件和转动轴;所述管体组件可转动的设于所述引流管的尾部,并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转动轴一端与所述管体组件内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传动组件的相连。通过设置转动轴与传动组件连接,能减少引流管内的被遮挡区域,使引流管内的尿液流动更流畅。
进一步地,所述管体组件包括固定管和管帽;所述固定管固设于所述引流管尾部,所述固定管一端与所述引流管连通,所述固定管另一端与所述管帽转动连接,所述管帽内连接有所述转动轴。转动轴通过管帽驱动转动,管帽不直接与引流管连接,进一步减少转动轴在转动时对引流管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19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