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定在驾驶台的防疲劳预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3715.8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50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驰;郭琴;李佳蔓;李安昆;杨从健;吴婷;黎佳兴;王礼震;种甜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0N2/879;F16M11/04;F16M11/10;F16M11/18;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黄玉清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驾驶 疲劳 预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固定在驾驶台的防疲劳预警器,底座与真空吸盘的结构相同,支撑架顶部设有角度调节装置,防疲劳预警器底部与支撑架顶部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转动相连,防疲劳预警器面向驾驶员的一侧中心设有主摄像头,四周设有辅助摄像头,防疲劳预警器底部设有氧气监测探头,防疲劳预警器通过蓝牙连接有按摩颈枕。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底座为真空吸盘式底座,避免高温熔化胶水导致防疲劳预警器掉落,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方便调节摄像头照射角度,防疲劳预警器通过蓝牙连接有按摩颈枕,检测到驾驶员犯困时按摩颈枕按摩驾驶员颈部,阻止驾驶员犯困,设有氧气监测探头,当车内氧气含量较低时,提醒驾驶员开窗通风,防止犯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驾驶辅助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固定在驾驶台的防疲劳预警器。
背景技术
疲劳驾驶是人们长期处于一种心理以及生理机能失调的状态下,仍然继续长时间地、不间断地驾驶的一种驾驶状态,当司机处于疲劳驾驶时会导致动作迟缓、反应不灵敏、躯体乏力、视力模糊、腿脚麻木等现象,极大影响驾驶操作。为降低疲劳驾驶风险,需要对驾驶员疲劳状态进行识别。
现有的固定在驾驶台的防疲劳预警器,一般通过双面胶进行固定,其固定不牢固,尤其是在夏天天气较热时驾驶台温度较高,容易导致双面胶的胶水融化,从而使防疲劳预警器掉落,现有的防疲劳预警器不方便调整角度,在换驾驶员后由于驾驶员身高不同,座椅的距离不同,导致摄像头拍摄不准确,现有的防疲劳预警器一般只通过指示灯进行提醒驾驶员,但是不能降低驾驶员犯困几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固定,方便调节摄像头拍摄角度,能通过外加手段阻止驾驶员犯困的固定在驾驶台的防疲劳预警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固定在驾驶台的防疲劳预警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与真空吸盘的结构相同,所述底座顶部设有用于支撑防疲劳预警器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防疲劳预警器底部与支撑架顶部通过角度调节装置转动相连,所述防疲劳预警器面向驾驶员的一侧中心设有主摄像头,四周设有辅助摄像头,所述防疲劳预警器底部设有氧气监测探头,内部设有控制芯片,所述摄像头、辅助摄像头、氧气监测探头与控制芯片的输入接口相连,所述控制芯片的输出接口上连接有语音播放器和蓝牙模块,所述防疲劳预警器通过蓝牙连接有按摩颈枕;所述防疲劳预警器顶部设有太阳能发电板,内部对应设有蓄电池。
作为改进,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U型槽,所述角度调节装置位于U型槽内,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齿环、转动件、拉紧固定轴和拉紧件,所述齿环设有两个分别与U型槽的两侧壁固定相连,两个齿环相互靠近的一侧设有锯齿,所述转动件两侧对应设有锯齿,所述转动件顶部与防疲劳预警器固定相连,所述U型槽侧壁、转动件中部均设有通孔,所述拉紧固定轴穿过通孔,拉紧固定轴一端设有挡头,并与U型槽外侧壁接触相连,另一端连接有拉紧件。
作为改进,所述拉紧件与螺母的结构相同,拉紧固定轴靠近拉紧件的一端设有螺纹。
作为改进,所述按摩颈枕上设有用于单独控制的启动和关闭按钮。
作为改进,所述防疲劳预警器底部设有充电线,所述蓄电池通过充电线连接有车载充电头。
作为改进,所述按摩颈枕与U型枕的结构相同,内部设有按摩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在驾驶台的防疲劳预警器,底座为真空吸盘式底座,避免高温熔化胶水导致防疲劳预警器掉落,设有角度调节装置,方便调节摄像头照射角度,主摄像头与辅助摄像头配合,使检测效果更准确,防疲劳预警器通过蓝牙连接有按摩颈枕,当检测到驾驶员犯困时按摩颈枕进行按摩驾驶员颈部,阻止驾驶员犯困,设有氧气监测探头,当车内氧气含量较低时,提醒驾驶员打开换气或开窗通风,增加氧气含量,防止犯困,设有太阳能发电板和车载充电头,两种方式供电,避免断电。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37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导电杆高效包装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农药乳化剂生产用反应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