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乌氏粘度管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5091.3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25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史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中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1/06 | 分类号: | G01N11/06 |
代理公司: | 温州青科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90 | 代理人: | 钱磊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良 型乌氏 粘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乌氏粘度管,包括进液管、排液管、放空管和测量管,进液管和排液管位于下端,放空管和测量管位于上端,所述放空管和测量管竖直且平行设置,测量管自上而下设置有主管、上小球、测量球、测量管、放空球以及排液管,放空管下端通过弯管与放空球连接,排液管上通过恒温储液球连接有进液管。该改良型乌氏粘度管保留了乌氏粘度管的原理,同时从下口进出液体,方便实现自动化测量粘度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良型乌氏粘度管。
背景技术
乌氏粘度计主要用于测量液体的运动粘度,是一种重力型的毛细管粘度计,它依据一定体积的液体在重力驱动下从毛细管中的流出时间来测量液体的运动粘度,与其它U形重力型粘度计相比,它多了一根放空管和一个悬挂液柱球,测量时形成悬挂液柱因而不受加入液体量和储液球中的液位的影响,测试精度比其它重力型粘度计高(手动测量都能达到0.1%)而获得广泛的应用。但传统的乌氏粘度计三个管口全部向上,需从上部加样,上部排液。如此,废液排除时会污染三个管的全部面积,并且难以排净,不易清洗干净,还会溅到人体很不安全,清洗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清洗溶剂,并有很高的机率清洗不干净,造成测试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留乌氏粘度管的原理,同时从下口进出液体,方便实现自动化测量粘度的改良型乌氏粘度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改良型乌氏粘度管,包括进液管、排液管、放空管和测量管,进液管和排液管位于下端,放空管和测量管位于上端,所述放空管和测量管竖直且平行设置,测量管自上而下设置有主管、上小球、测量球、测量管、放空球以及排液管,放空管下端通过弯管与放空球连接,排液管上通过恒温储液球连接有进液管。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较佳地,所述进液管与排液管平行,进液管的上端弯曲,与恒温储液球的上端连接。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较佳地,所述恒温储液球的下端通过连接管与排液管连接,连接管与排液管呈向上45°角。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较佳地,所述上小球的容积小于测量球。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较佳地,所述进液管、排液管、放空管、测量管以及连接管的内径大小一致。
作为其中一种改进方案,较佳地,所述测量管上的主管的顶部与放空管的顶部齐平,所述进液管的下端与排液管的下端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改良型的乌氏粘度管在改变进出液体口位置,采用高硼硅玻璃制备而成的同时,保留了乌氏粘度管的原理,保持了乌氏粘度管的清洁,同时使得操作方便,也方便实现自动化测量粘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乌氏粘度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乌氏粘度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乌氏粘度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3;
其中,1、进液管;2、排液管;3、放空管;4、测量管;5、主管;6、上小球;7、测量球;8、放空球;9、弯管;10、恒温储液球;11、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与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中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中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50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轴承箱体用铸模装置
- 下一篇:安全工器具区块链智能定位速差自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