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氧气分散能力较强的好氧细菌培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7306.5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0321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仇俊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C12M1/00 |
代理公司: | 昆明润勤同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5 | 代理人: | 李孝明 |
地址: | 651701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气 分散 能力 细菌 培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氧气分散能力较强的好氧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槽;培养槽由底壁和四周的围壁合围而成,其具有一中空容纳腔,且顶部呈敞口状;中空容纳腔的下部设有一水平布置的分隔板,分隔板的外围壁与培养槽的围壁密封固定连接;分隔板将中空容纳腔分隔为位于分隔板上方的培养室以及下方的分氧室;分氧室上连通有氧气进气管;分隔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对应每个所述通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竖直布置的布氧管;布氧管的顶端呈封口状,在布氧管的外围壁上从上往下开设有多排水平布置的氧气出口;氧气出口通过切割成型,其为弧形状。该装置氧气分散能力强,溶氧能力高,同时好氧细菌对于氧气的吸收性更好,更加有利于对好氧细菌的培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好氧细菌培养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氧气分散能力较强的好氧细菌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些好氧细菌的培养过程中,溶氧能力的好坏对好氧细菌的培养至关重要。为了增强溶氧能力,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采用加大供氧量的技术手段,然而加大供氧量以后,出现细菌在较短时间内吸收能力较差的问题,进而影响到好氧细菌的正常培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氧气分散能力较强的好氧细菌培养装置,通过将氧气更好的分散,进而提高溶氧能力,促进好氧细菌对于氧气的吸收性较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氧气分散能力较强的好氧细菌培养装置,包括培养槽;所述培养槽由底壁和四周的围壁合围而成,其具有一中空容纳腔,且顶部呈敞口状;所述中空容纳腔的下部设有一水平布置的分隔板,分隔板的外围壁与培养槽的围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分隔板将中空容纳腔分隔为位于分隔板上方的培养室以及下方的分氧室;所述分氧室上连通有氧气进气管;所述分隔板上贯穿开设有若干通孔,对应每个所述通孔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一竖直布置的布氧管;所述布氧管的顶端呈封口状,在布氧管的外围壁上从上往下开设有多排水平布置的氧气出口;所述氧气出口通过切割成型,其为弧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在分隔板上为均匀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槽呈长方体状或者是圆柱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呈倾斜状。
进一步的,所述通孔的中轴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60°。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出口在竖直方向上呈对齐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在进行布氧时,外界的氧气源通过氧气进气管进入至分氧室中,然后通过通孔进入到布氧管内,并最终从氧气出口排出;多个多孔、多根布氧管以及多个氧气出口的设置,有效将氧气进行分散,从而在进行好氧细菌的培养时,提高了溶氧能力,同时好氧细菌对于氧气的吸收性更好,因而更加有利于对好氧细菌的培养。
(2)本实用新型中的培养装置,氧气并不是直接进入到培养室内,而是依次通过分氧室、通孔、布氧管以及氧气出口后,才进入到培养室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可以减轻直接通入对细菌培养造成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布氧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培养槽,2-分隔板,3-氧气进气管,4-通孔,5-布氧管,6-氧气出口,10-底壁,11-围壁,12-中空容纳腔,12a-培养室,12b-分氧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星耀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73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