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7617.1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114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赵黎明;赵迪超;杨德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豚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F24S20/40;F24S60/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坤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76 | 代理人: | 董强;陆晨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装置,首先包括加热炉组件和太阳能组件,能够同时或者切换两套加热组件对加热油加热,以充分利用余热或者大自然的能源。其次,在箱体内设置有上部空间和下部空间,且储能箱内的管体是具有蜂窝状且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度设置的。这样一来,进油管的油能够通过孔喷射向上部空间内,使得导热油能够更加均匀的喷射于管体上。同时,倾斜的管体蜂窝状布置的方式,使得导热油能够十分充分的填充入箱体内,以达到充分热交换的目的。箱体内的管体两侧开放使得相变材料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所产生的相变压力能够被释放,减少对管体本身的压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能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将相变材料顺利导入存储管体内的储能装置,并能够实现。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能源的日夜短缺和人们节能意识的提高,为了实现能源利用上更好的供需时间匹配,世界各地正在积极开发新型的热能储能技术。目前热能储能技术根据载体不同主要分为水蓄热和固体材料蓄热两种。
所谓水蓄热就是将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使热能以显热的形式蓄存在水中,当需要使用时,再将其释放出来提供采暖或直接作为热水供人们使用。一般来说,水的蓄热温度为40~100℃范围内。根据使用场合不同,对于生活用水,蓄热温度为40~70℃,可以直接提供使用;对于饮用开水,可以蓄至100℃;对于末端为风机盘管的空调系统,一般蓄热温度为90~98℃;对于末端为暖气片的采暖系统,蓄热温度为90~100℃或更高。但是水储热的缺点是占用建筑面积大、热效率低,同时水储热由于存在100℃温度的限制,无法利用到温度要求为200℃左右的工业热应用。
工业热应用中,固体材料蓄热载体是最为理想和可行的,而相变材料蓄热更是固体材料蓄热中最好的选择。固体材料蓄热机通过相变材料蓄热。相变储热是固体材料中的一种,其通过相变材料相变(固-液或固-固)过程中吸收(释放)大量热量而实现能量转换,其蓄能密度大、效率高、吸放热过程几乎在等温条件下进行。它能将能量存储来,在需要能量时在将其释放出来。国内外对通过相变材料储热已有研究,且相对成熟。
现有技术中相变储热通过相变储热装置来实现。常见的相变储热装置通常都是通过将回收能量将流动可加热介质(如矿物油)加热到一定温度,导入储能箱体中。储能箱体内盛放有相变材料(如熔融盐相变材料),流动可加热介质将热量传导给相变材料,使其发生熔融变化(如固相变成液相)将热量变成化学能存储。释放热量时发生固化变化(液相变成固相),相变材料将热量传递给流动导热介质带走。
如专利号为201220468883.5名称为复合向相变储能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利用相变材料储能的装置。该专利中包含储热罐封装相变材料,在储热罐中分布导管,导管内流动导热介质。导热介质通过导管传递给相变热量或吸收相变材料释放的热量。该专利中提供的储热装置具有如下几个缺点:1、导热介质是通过导管与相变材料接触交换热量,接触面积有限放热速度慢、蓄热速度慢。虽然导管采用了蛇形布管,但是任然不能充分实现能量的释放和吸收;2、相变材料裹付于导管四周,由于相变材料在反复加热后晶相结构发生变化,材料发生固结,导管上会固结一层不能实现相变的材料妨碍导热介质与相变材料之间的热量传导。
在专利号为201310025636.7名称为一种储热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了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其仍然是通过导管中的导热装置实现热量传递,并且将导管设置成为盘旋向上的蛇形导管力图增加传热面积。改进点在于在导管与相变材料之间设置有液体显热储热材料。试图通过液体显热储热材料填充储热罐的间隙,以达到热量在整个储热罐中的均匀传递,防止在导管上相变材料的板结。但缺点也是明显的经过两次相变转换热量传递效率大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储能装置,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得导入油能够在储能箱体内充分流动,并实现相变材料能够顺利的冲管体内流入或者流出,方便储能箱的搬运和使用,最终实现储能装置的高效利用储能。
一种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加热炉组件,太阳能组件,控制组件以及储能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豚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豚环保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76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木业加工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储能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