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缸的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599924.3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19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李海涛;凤蔚;孙璐;赵凯;李木子;张源;陈一超;赵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 |
主分类号: | B08B9/087 | 分类号: | B08B9/087;B08B9/093;B08B13/00;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大气 干湿 沉降 采样 清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缸的清洁装置。在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沉降采样缸;支架,用于支持沉降采样缸;旋转棒,所述旋转棒为空心管,允许液体或风从中通过,包括,单向喷口,设在侧壁,允许液体或风单向喷出,毛刷,所述毛刷的非工作面固定在旋转棒底部;马达,固定在支架上,且和旋转棒的上端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旋转棒旋转;抽注泵,用于通过单向喷口和空心管道注入清洁水、通过空心管道抽出;吹风机,用于通过单向喷口和空心管道提供风;其中,所述旋转棒的上部通过管道分别与抽注泵、吹风机相接。该装置安装简单、操作便捷、可拆卸、容易携带、自动化水平高,可实现沉降采样缸的快速、高效、彻底的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湿沉降采样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缸的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大气中的有机、无机干湿沉降物分别使用玻璃材质和聚乙烯塑料材质的沉降采样缸收集。目前对于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缸的清洁,还主要采用手工方式。即由人工向缸内注入水、加清洗剂、刷洗和擦拭、倒出废水,再自然晾干。这种手工的方式,尤其对于玻璃沉降采样缸,稍有不慎,便会磕碰破碎,破损率高。此外,清洁工序受人为影响较大,步骤易漏失或错乱,过程易受污染,且浸泡缸体耗水量大、操作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缸的清洁装置,包括:沉降采样缸;支架,用于支持沉降采样缸;旋转棒,所述旋转棒为空心管,允许液体或风从中通过;所述旋转棒包括,单向喷口,设在侧壁,允许液体或风单向喷出,毛刷,所述毛刷的非工作面固定在旋转棒底部;马达,固定在支架上,且和旋转棒的上端固定连接,用于控制旋转棒旋转;抽注泵,用于通过单向喷口和空心管道注入清洁水、通过空心管道抽出;吹风机,用于通过单向喷口和空心管道提供风;其中,所述旋转棒的上部通过管道分别与抽注泵、吹风机相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包括漏斗,通过管道与旋转棒的上部相接,用于通过空心管道提供清洁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转棒包括多个布条,多个布条的长度为沉降采样缸内半径的1.5倍。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毛刷为圆盘形毛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抽注泵设有定量控制注水量的定时装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包括阀门,分别设在旋转棒与抽注泵、吹风机相接的管道,具体为抽注泵支管阀门、吹风机支管阀门;所述抽注泵支管阀门用于控制水的注入和抽出;所述吹风机支管阀门用于控制风的通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装置包括漏斗支管阀门,设置在所述漏斗与旋转棒相接的管道,所述漏斗支管阀门用于控制清洁剂的加入。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横杆、支架竖杆、底座、固定夹、防滑扣;所述支架横杆的一端通过防滑扣垂直连接支架竖杆,另一端与马达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竖杆固定在底座的一边;所述固定夹一端通过防滑扣垂直连接支架竖杆,另一端与沉降采样缸的中部相接触;所述支架横杆位于固定夹上方。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上面居中设置有防滑垫。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缸的清洁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组装清洁装置并将其工作高度调整至与待清洗沉降采样缸的高度相适应,清洁装置包括:旋转棒,所述旋转棒为空心管,允许液体或风从中通过;所述旋转棒包括,单向喷口,设在侧壁,允许液体或气体单向喷出;抽注泵通过单向喷口和空心管道向待清洗沉降采样缸内注入清洁水;启动马达,旋转棒旋转,通过多个布条和毛刷清洗沉降采样缸;所述多个布条分别单端固定在旋转棒的侧壁,并且沿旋转棒的长度方向和管径均匀分布;所述毛刷的非工作面固定在旋转棒底部;清洗完毕后,关闭马达,通过抽注泵通过空心管道抽出清洁水;吹风机通过单向喷口和空心管道提供风,干燥沉降采样缸。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清洁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未经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自然资源部地质灾害技术指导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5999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酮结构胶外包装端盖送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堵设计侧出火煲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