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面源污染净化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0356.4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8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新建;程振邦;易小英;柴佳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冀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97 | 代理人: | 张二群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 污染 净化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城市面源污染净化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预处理结构、两个引流腔体和处理槽。透水地坪的底部连通有用于引流的第一管道。两个引流腔体分布在挺水植物的两侧,引流腔体的底部连通有用于引流的第二管道。处理槽倾斜向下设置,且自处理槽的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设置有过滤网、生物膜板和吸附板,两个第二管道用于将水引流至处理槽内并依次由过滤网、生物膜板和吸附板进行过滤;第一管道用于将水引流至处理槽内,并依次由生物膜板和吸附板进行过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城市面源污染净化处理系统中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的引流,从而对不同质量的水体进行不同程度的过滤,保证了净化效果,提高了水体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城市面源污染净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城市面源污染主要是由降雨径流的淋浴和冲刷作用产生的,城市降雨径流主要通过排水管道排放,由于降雨径流将地表的和沉积在下水管道的污染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冲刷至受纳水体,从而引起水体污染,城市面源是引起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具有突发性、高流量和重污染等特点。
现有的处理系统,无法针对性对不同的水体质量进行过滤,导致总的净化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城市面源污染净化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由于没有合适的设备,当取样点距离较远时使得检测工作较为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城市面源污染净化处理系统,包括:
预处理结构,所述预处理结构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透水地坪、石英砂、养殖土和挺水植物,所述透水地坪的底部连通有用于引流的第一管道;
两个引流腔体,两个所述引流腔体分布在所述挺水植物的两侧,且所述引流腔体顶部敞口设置,所述引流腔体的底部连通有用于引流的第二管道;
处理槽,所述处理槽倾斜向下设置,且自所述处理槽的进水端至出水端依次设置有过滤网、生物膜板和吸附板,两个所述第二管道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处理槽内并依次由所述过滤网、所述生物膜板和所述吸附板进行过滤;所述第一管道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处理槽内,并依次由所述生物膜板和所述吸附板进行过滤。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处理槽的顶部密闭罩设有封盖。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封盖与所述过滤网、所述生物膜板和所述吸附板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多个所述密封垫均粘接在所述封盖的底面,且所述密封垫的两端延展并分别抵靠在所述处理槽的两个侧壁上。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处理槽上贯通连通有泄流管,所述泄流管的管端位于所述过滤网远离所述生物膜板的一侧,所述泄流管上连通有泄流阀。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透水地坪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顶部开设有多个漏水孔,所述第一管道设于所述支撑框上并与多个所述漏水孔连通。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第一管道贯穿所述处理槽的侧壁,用于将水引流至所述过滤网和所述生物膜板之间。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处理槽的侧壁设置有多个限位块,相邻的两个所述限位块相对设置并分别用于限位所述过滤网、所述生物膜板和所述吸附板。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过滤网、所述生物膜板和所述吸附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与相应的两个所述限位块插接配合。
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限位框包括两个限位网,两个限位网底部铰接,顶部为自由端;两个所述限位网用于配合夹紧所述过滤网、所述生物膜板和所述吸附板,且两个所述限位网分别与相应的两个所述限位块滑动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03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林业种子采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防爬器错位对撞性能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