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2265.4 | 申请日: | 2021-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86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白明;王平;邓新旺;邱剑滔;向东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梁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山区坑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引 导管 更换 辅助 装置 | ||
本申请属于介入医疗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件、管组件以及充卸件;固定件设有可扩张的容置腔;管组件用于放置于导引导管内,且管组件具有可选择性封闭的管腔,管腔与容置腔连通;充卸件与管组件可拆卸连接,充卸件用于将流体经管组件注入容置腔内以使导丝压合于脉管的内壁上,以及从容置腔内经管组件移除流体以使导丝从脉管的内壁上释放。采用本申请提供的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操作医师可独立更换导引导管,操作简单、耗时短,可减轻患者痛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介入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冠心病等疾病的介入治疗中,常将导引导管和导丝与扩张球囊或其他介入医疗装置配合使用,使用时,一般先使导引导管介入血管直至导引导管的远端接近病变部位,接着在导引导管内装载外径更小的导丝直至导丝的远端进一步接近病变部位,随后可在导丝上装载扩张球囊或其他介入医疗装置,利用扩张球囊或其他介入医疗装置对病变部位进处理。比如在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的过程中,在导丝装载至导引导管上后,有时由于导引导管的尺寸或远端形状不合适,操作医师需要对导引导管进行更换,但在旧的导引导管的退出时,导丝必然会随之退出,然后新的导引导管插入后,导丝需要重新穿入到位,操作繁琐,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患者痛苦。
为了避免更换导引导管的时候,导丝失去原有的定位,目前采用的做法包括使用更长的导丝,该导丝延伸出该患者体外的部分必须至少稍长于要使用的导引导管的内腔全长。这样,在手术期间,操作医师或他/她的助手可以始终握持导丝以保持该导丝的原有的定位,但是上述方法需要操作医生与助手配合,操作繁琐且操作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及更换导引导管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更换导引导管的操作需要多人配合,操作繁琐且操作时间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用于与导引导管及导丝共同使用,所述导引导管更换辅助装置包括由远端至近端依次连接的固定件、管组件以及充卸件;所述固定件具有可扩张的容置腔,所述管组件用于放置在所述导引导管内,且所述管组件具有可选择性地封闭的管腔,所述管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充卸件与所述管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充卸件用于将流体经所述管组件注入所述容置腔内以使所述导丝压合于脉管的内壁上,以及从所述容置腔经所述管组件移除流体以使所述导丝从脉管的内壁上释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组件包括相连接的管件和开关件,所述管件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并具有所述管腔,所述开关件与所述充卸件可拆卸连接并用于选择性地封闭所述管腔的近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件包括第一连接头、柔性件以及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内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壁设有台阶,所述柔性件设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柔性件内设有可与所述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头可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通孔内,所述第二连接头可移动至将所述柔性件压紧于所述台阶上,以使所述第二通孔闭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设有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头和所述第一连接头中的一个与所述管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头和所述第一连接头中的另一个与所述充卸件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头与所述第一连接头螺纹连接或可拆卸卡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件包括设有内腔的阀体和设有第四通孔的阀芯,所述阀体一端与所述管件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充卸件可拆卸连接,所述阀芯可旋转地设置于所述阀体内,且所述第四通孔随所述阀芯的旋转与所述内腔分隔或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件为海波管,所述海波管具有所述管腔,且所述海波管的管壁内设有沿所述海波管轴向延伸的金属丝,所述金属丝延伸至所述固定件的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业聚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22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原体分析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流通式加热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