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式大功率驱动电机系统电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3728.9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4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智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H02K5/20;H02K11/30;H02K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王营超 |
地址: | 710201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大功率 驱动 电机 系统 连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大功率驱动电机系统电连接结构,包括电磁线(1‑2)、接线端子(1‑3)和交流母排(2‑1),电磁线(1‑2)从电机(1)的绕组端部引出,并且电磁线(1‑2)穿过电机(1)与接线端子(1‑3)连接,接线端子(1‑3)另一端连接交流母排(2‑1),交流母排(2‑1)设置于控制器(2)内,所述电机(1)和控制器(2)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驱动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大功率驱动电机系统电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节能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人心,车辆驱动系统的电动化已逐渐被市场接受。纯电动力系统经过搭载在物流车、乘用车、专用车上等,已逐步过渡到了重卡领域,而重卡驱动系统通常需求功率较大,在电压平台一定的情况下,电流必然较大,过大的电流给接插件的选型和布线都带来了不便。因此,电机和控制器集成化设计和合理的电连接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现有的重卡用驱动电机系统,一般采用的是分体式设计,成本高,占用空间大,存在以下几个突出问题:
①:线束和接线端子选型以及整车布线困难;
②:过大的电流在长导体中传输容易产生较强的电磁辐射,影响整车用电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大功率驱动电机系统电连接结构,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式大功率驱动电机系统电连接结构,包括电磁线、接线端子和交流母排,电磁线从电机的绕组端部引出,并且电磁线穿过电机与接线端子连接,接线端子另一端连接交流母排,交流母排设置于控制器内,所述电机和控制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一端设置有端盖,端盖的左侧与电机的电机壳连接,并且端的左侧面安装有转子支撑轴承,所述端盖的右侧与控制器的控制器壳连接,并且端盖右侧面固定有IGBT,所述端盖上设置有通孔,电磁线从电机的绕组端部引出接着穿过通孔与接线端子连接。
优选的,所述通孔为半圆环形通孔,靠近通孔下侧的端盖右侧设置有线托,线托也为半圆环形,所述线托采用具有导热能力的电绝缘材料制成,线托用于支撑电磁线并且起到热交换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端盖内部设置有冷却油道,其中端盖内的冷却油道与电机壳内的冷却油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端盖左侧壁和电机壳靠近电磁线处布置有油冷喷嘴,其中油冷喷嘴与冷却油道连通。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包括多相输出支路,每相输出支路大于等于2路。
优选的,所述电磁线包括三相输出支路,分别为A相、B相和C相,A相、B相和C相分别通过接线端子连接交流母排,其中A相包括A1和A2,B相包括B1和B2,C相包括C1和C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大功率驱动电机系统电连接结构,采用集成式设计将电机和控制器连接,即端盖左侧与电机的电机壳连接,端盖的右侧与控制器的控制器壳连接,电机的电磁线通过接线端子与控制器的交流母排直接连接,省去电机和控制器之间的线束连接,使驱动电机系统整体结构更加紧凑,节约成本,并且减少电磁辐射;
(2)本实用新型电机的电磁线包括多相输出支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多支路并联引出,有效减小每支路传输电流,减少了线束,改善电磁兼容性能,方便接线端子的选型,不需要特殊定制,解决接线端子选型困难的问题;
(3)本实用新型端盖内部设置有冷却油道,结合线托以及油冷喷嘴,可进一步减小接线端子的型号和控制器功率器件温升,提高了产品的热可靠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智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智德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3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