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反硝化细菌培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8434.5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798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万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津浩科技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广东有知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闫日旭 |
地址: | 112000 辽宁省铁岭市铁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硝化细菌 培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反硝化细菌培养设备,包括培养机构和充气机构,所述培养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皮带机构,所述第一皮带机构远离转轴的一侧内部插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电机固定在培养箱的上表面,且培养箱的左侧表面安装有单片机。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培养机构采用原有工艺系统内的缺氧池(厌氧池)污泥进行原位培养,改善脱氮除磷效果,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及运行难度,通过充气机构满足污泥中菌种的培养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反硝化细菌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污水处理厂的污水量越来越大,需要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次利用,反硝化细菌能够有效的处理污水中的杂质,因此反硝化细菌的培养非常重要。
现有反硝化细菌培养设备难以给脱氮除磷污水处理工艺提供稳定的反硝化菌来源,使出水总氮较高,碳源的投加量较大,不能使出水稳定达标,并且培养设备难以根据反硝化细菌培养的条件提供对应的培养物质,使反硝化细菌难以稳定出量,因此亟需一种新型反硝化细菌培养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反硝化细菌培养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培养设备难以稳定提供来源和难以根据需要添加培养物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反硝化细菌培养设备,包括培养机构和充气机构,所述培养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皮带机构,所述第一皮带机构远离转轴的一侧内部插设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上表面通过轴承连接有固定杆,所述搅拌杆的顶端安装有旋转接头,所述电机固定在培养箱的上表面,且培养箱的左侧表面安装有单片机,所述培养箱的左侧内壁依次安装有温度感应器、浓度感应器和湿度感应器,所述培养箱的底端连接有连接箱,且连接箱的内部插设有收集筒,所述培养箱的顶端连接有充气机构。
优选的,所述充气机构包括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且连接管的左侧内部安装有第一控制阀,所述连接管的右侧连接有固定箱,且固定箱的左侧固定有防护板,所述连接管的右侧内部安装有第二控制阀,所述固定箱的内部插设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左侧铰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侧铰接有第三连接杆,所述固定箱的右侧通过连接管连接有营养液箱。
优选的,所述培养箱的顶端开设有通孔,且通孔设置有两组,所述培养箱顶端通孔内插设有第一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设置有两组,且搅拌杆通过第一皮带机构连接有转轴,所述搅拌杆的内部等距离均匀开设有出气孔。
优选的,所述第三连接杆的左侧内部插设有第四连接杆,且第四连接杆为“L”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四连接杆的底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且第一连接杆的表面套接有第二皮带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反硝化细菌培养设备设置有培养机构采用原有工艺系统内的缺氧池(厌氧池)污泥进行原位培养,改善脱氮除磷效果,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及运行难度,通过充气机构满足污泥中菌种的培养要求。
(1)该装置设置有培养机构,采用原有工艺系统内的缺氧池(厌氧池)污泥进行原位培养,不需要新添加外来菌种,在保证特定条件下进行有选择性培养,是反硝化菌成为优势菌群乃至唯一菌群,再将原位培养所得反硝化菌投加回原有生化系统,改善脱氮除磷效果,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及运行难度,可以节省碳源的投加量,又较市场上的高效菌剂成本低很多,非常适合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使用。
(2)该装置通过充气机构能够根据需要给污泥添加对应的培养物质,满足污泥中菌种的培养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津浩科技环保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津浩科技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84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