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茶叶生产用多区域分级烘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8559.8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9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满平;胡荣华;田晓春;曾健;詹崇梅;吴东鹏;曾丽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17/30 | 分类号: | F26B17/30;F26B23/06;F26B25/00;F26B25/02;B07B1/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生产 区域 分级 烘干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生产用多区域分级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体、外置把手、液压伸缩杆、进料口和收集框。本实用新型茶叶生产用多区域分级烘干装置,将待烘干的茶叶从进料口放置到外置壳体的内部,茶叶掉落到粗滤网上,启动液压伸缩杆,液压伸缩杆前端的伸缩杆进行伸缩带动活动板发生运动,活动板的运动带动烘干箱发生晃动,使较小的茶叶叶片从粗滤网掉落至细滤网上,细滤网上较小的叶片掉落至抽拉框中,将抽拉框抽出并将无法烘干的叶片收拢,再将抽拉框归位,启动加热电阻对粗滤网和细滤网上的茶叶叶片进行烘干,该装置能够将大小不统一的叶片进行分层后烘干,使所以茶叶叶片达到烘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生产用多区域分级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发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发展为宫廷高级饮料,在西晋时普及民间作为普通饮料。饮茶始于中国。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可以用开水直接泡饮。
在现代人们对于茶叶依旧非常的喜爱,经常用茶叶来冲泡当做饮品,茶叶在采摘之后需要进行烘干才能够实现长期的储存,泡茶的茶叶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种植人员在特定的时间采摘,晒干或者烘干,才能进行泡茶,茶叶干燥的目的一是利用高温破坏酶,制止酶促氧化;二是蒸发水分,紧缩茶条,使毛茶充分干燥,防止非酶促氧化,利于保持品质;三是散发青臭气,进一步提高和发展香气,干燥过程中,热化作用占主导地位,但是在现有烘干技术中,大多情况下的烘干都是集中在一起进行的,这样在烘干时,因为茶叶叶片大小的不统一,水分也各不相同,在进行集中烘干时,会出现部分茶叶叶片烘干过度而部分叶片仍然潮湿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叶生产用多区域分级烘干装置,能够将大小不统一的叶片进行分层后烘干,使所以茶叶叶片达到烘干效果,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生产用多区域分级烘干装置,包括烘干机体、外置把手、液压伸缩杆、进料口和收集框,所述烘干机体的两侧均设有外置把手,所述烘干机体的后方设有液压伸缩杆,所述烘干机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烘干机体的底部设有收集框;
所述烘干机体包括外置壳体、加热层、固定板、活动板、烘干箱和定位座,所述外置壳体的内部设有加热层,所述加热层的外侧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端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下方设有定位座。
优选的,所述加热层包括加热框和加热电阻,所述加热框与外置壳体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加热框的内部设有加热电阻。
优选的,所述收集框包括底部外框、抽拉框、滚筒和固定轴,所述底部外框的内部设有抽拉框,所述抽拉框的下方设有滚筒,所述滚筒被固定轴所贯穿,所述滚筒与固定轴之间活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与底部外框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烘干箱包括烘干框体、粗滤网、细滤网和内置斜框,所述烘干框体的内部设有粗滤网,所述粗滤网的下方设有细滤网,所述细滤网的外侧设有内置斜框,所述内置斜框与烘干框体之间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伸缩杆前端的伸缩杆体与活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活动板与固定板之间通过轴承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置斜框固定安装在烘干框体的底部,内置斜框的斜坡向细滤网的方向倾斜。
优选的,所述抽拉框的底部与滚筒的顶部相接触,滚筒在固定轴上滚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大益茶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85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