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速公路边植乔木用新型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08757.4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22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姜超;谭志玺;徐东川;曾杰飞;许舒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高速绿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A01C23/00;E02D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琨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8 | 代理人: | 李照兰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公路 乔木 新型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公路施工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边植乔木用新型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乔木的固定机构以及用于为乔木蓄水、间隔提供营养的养护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固定机构实现乔木的固定,利用养护机构实现蓄水以及对乔木间断性的提供营养液,进而解决了现有高速公路两侧石质山体破损面的修复问题,为高速公路的安全行驶提供了保障,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实施效果显著,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高速公路施工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速公路边植乔木用新型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能适应120千米/小时或者更高的速度(一般为120千米/小时),路面有4个(包括)以上车道的宽度。中间设置分隔带,采用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高级路面,设有齐全的标志、标线、信号及照明装置;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在路上行走,与其他线路采用立体交叉、行人跨线桥或地道通过。高速公路以其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运输费用省、行车安全等优点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保证。
在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开山破石,进而形成了大量的石质山体破损面。这些山体破损面的植被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山石裸露,表土剥离,水土流失严重,安全隐患突出,严重影响了生态及投资环境。现有的石质山体破损面生态修复常见的方法就是挂网喷播技术、表层覆土技术及直接移栽技术等,但是上述技术均存在较多缺陷:挂网喷播在北方效果欠佳,特别是石质山体,喷播1年以后就开始出现严重退化及枯死现象,随之失去修复意义;表层客土回填,工程量大,成本高。现有的主要修复方法是在山体高陡破损面采用分层施工方法挖成台阶地形,预留保护层使用手持式风钻开挖施工,然后通过人工剥离开挖至设计建基面,在建基面采用液压岩石破碎锤进行破碎开挖出上口下底相等的种植穴,填入混有基肥的土壤,选用乔木进行栽种,利于成活和后续养护。
上述方法虽然在一定成本上实现了对山体的修复,但由于水土流失严重且缺少相应的蓄水设施,导致种植穴内的影响成份在一定程度上流失,使得乔木的成活率不足,需要经常补种,进而无形中增加了高速公路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高速公路两侧山体修复种植乔木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能够有效持续性对乔木提供营养的高速公路边植乔木用新型固定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速公路边植乔木用新型固定装置,包括用于固定乔木的固定机构以及用于为乔木蓄水、间隔提供营养的养护机构,其中,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用于加持乔木的夹持组件、用于固定的固定组件以及用于实现支撑组件和固定组件连接的连接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相互衔接围绕乔木树干设置的弧形支撑板,所述弧形支撑板之间构成环形设置,相邻弧形支撑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盘以及设置在固定盘上的插杆孔,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两端分别与弧形支撑板和固定盘铰接的连接杆;
所述养护机构包括围绕乔木树干设置的弧形蓄水槽和弧形养护槽,所述弧形蓄水槽和弧形养护槽之间构成环形设置,所述弧形蓄水槽和弧形养护槽之间连通设置,所述弧形养护槽包括呈弧形设置的槽体以及设置在槽体一侧底部的养护凸起,所述养护凸起呈槽状设置且与槽体连通设置,所述槽体的一侧设置有营养液箱,所述营养液箱设置在养护凸起的上方,所述营养液箱靠近养护凸起的一侧设置,所述营养液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养护凸起内设置有蓄水翻斗,所述蓄水翻斗可翻转设置在养护凸起内,所述蓄水翻斗的出水端远离营养液箱设置,所述营养液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的底部设置有控制杆,所述密封塞靠近控制杆的一端设置,所述控制杆可翻转设置在营养液箱的底部,所述控制杆与营养液箱之间设置有扭簧,所述控制杆远离营养液箱的一端与蓄水翻斗接触设置,所述养护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槽体内还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弧形蓄水槽和弧形养护槽之间通过导流管连通设置,所述导流管一端的管口设置在蓄水翻斗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高速绿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高速绿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087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