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高精准加工制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1453.3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589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1 |
发明(设计)人: | 宋生志;张月楼;刘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H1/06 | 分类号: | B25H1/06;B25H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型钢 支撑 精准 加工 制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高精准加工制作装置,包括:底座,其上部开设有两导向槽;同向设置的多根支承梁,支承梁沿水平方向设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有滑设于导向槽中的磁性金属滑块;沿支承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支承梁的上部的多块支撑板,支撑板的顶部形成有限位通槽,在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上杆体、旋转套管和下杆体分别嵌设于多块限位通槽后,上杆体、旋转套管与下杆体同轴设置;两定位柱,上杆体及下杆体的第二端开设有贯孔,两定位柱分别竖设于支承梁的两端且穿设于上杆体及下杆体的贯孔中;以及用于磁性吸附磁性金属滑块的电磁铁,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支承梁上。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组装加工精度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高精准加工制作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倾向于轻型化,其钢构件单元质量也越来越轻,因此,在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高效轻便的轻型支撑应用越来越广泛。轻型钢临时支撑有拼装式、折叠式、组合式等等,其中折叠式轻型钢支撑加工制作工艺要求较高,且转动轴部位及上下单元拼接部位需要采用组装精加工,精度控制不好,很容易产生以下问题:(1)折叠困难,不顺畅,严重影响现场施工效率;(2)主杆上下存在偏差,容易造成单元节拼装困难;(3)从受力角度,由于轻型支撑杆件均比较细,整体存在偏差后,极易造成杆件发生局部稳定,甚至造成结构整体发生稳定性破坏;(4)转动轴部位存在误差,支撑折叠后就难以形成一个平面,在堆叠运输和仓储后,极易造成杆件弯曲。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高精准加工制作装置,以解决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组装加工精度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高精准加工制作装置,折叠式钢支撑包括腹杆和同向设置的多根立杆,所述立杆包括上杆体、下杆体和旋转套管,所述上杆体的第一端和所述下杆体的第一端分别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选择套管的两端内,所述上杆体的第二端和所述下杆体的第二端分别通过腹杆固定连接于相邻的所述立杆的旋转套管,高精准加工制作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部开设有两导向槽;
同向设置的多根支承梁,所述支承梁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支承梁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磁性金属滑块,所述磁性金属滑块滑设于所述导向槽中;
沿所述支承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支承梁的上部的多块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形成有限位通槽,在所述上杆体、所述旋转套管和所述下杆体分别嵌设于多块所述支撑板的限位通槽后,所述上杆体、所述旋转套管与所述下杆体同轴设置;
两定位柱,所述上杆体的第二端和所述下杆体的第二端开设有贯孔,两所述定位柱分别竖设于所述支承梁的两端,两所述定位柱分别穿设于所述上杆体及所述下杆体的贯孔中;以及
用于磁性吸附所述磁性金属滑块的电磁铁,位置可调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梁上。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包括同向设置的两H型钢条,所述H型钢条的上翼缘板开设有所述导向槽,所述电磁铁安装于所述上翼缘板。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沿所述上翼缘板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柱为锥形柱。
进一步的,每一所述上杆体、所述旋转套管与所述下杆体分别嵌设于两所述支撑板的限位通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高精准加工制作装置,通过支承梁的滑块与导向槽的滑动配合调节相邻两支承梁之间的间距,使得该间距精确适配于相邻的两立杆之间的距离,在支承梁调节到位后通过电磁铁磁性吸附磁性金属滑块以锁固支承梁,避免在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精加工时移动,提高了加工精度。此外,通过多块支撑板将上杆体、旋转套管与下杆体同轴设置,使得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各部件精准焊接连接在一起,进而精加工后的折叠式轻型钢支撑的折叠及展开才能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14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循环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海上升压站上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