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控制器负载开路检测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1811.0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3757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金勇;冯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百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4 | 分类号: | G01R31/54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许志辉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控制器 负载 开路 检测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控制器负载开路检测电路,属于车载控制器技术领域。所述车辆控制器负载开路检测电路包括HS电路,可控探测电压电路,口线状态监测电路和MCU电路;所述MCU电路控制控可探测电压电路的探测电压的接通与断开;所述口线状态监测电路进行负载电压的采集并将采集的负载电压信号反馈至MCU电路,当HS电路未打开时,施加探测电压,经过口线状态监测电路后,MCU检测到高电平,则负载未开路;施加探测电压,经过口线状态监测电路后,MCU检测到低电平,则负载开路。解决现有汽车状态负载检测存在通用性不强,功能单一,不能通用于汽车多负载设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控制器负载开路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领域的迅猛发展,对汽车控制器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相关设备的安全以及是否有故障,关系到行车安全,因此才需对负载状态进行开路检测。目前市面的负载开路检测主要由推挽输出PWM的开路检测,LED或比例阀中涉及的开路检测,均采用直接读取口线接入的检测电压,系统读取该电压状态进行判断的方法,推挽输出PWM的开路检测电路设计复杂,控制端口多,探测电压带来LED的非正常暗亮,因此应用存在局限性,不适合小型继电器;而带有故障诊断的LED控制灯PWM控制模块只能应用于LED灯的故障检测;比例阀控制电路负载状态检测仅适用于比例阀状态检测。以上几种负载状态检测对汽车系统各种控制负载检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通用于汽车多负载的各种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控制器负载开路检测电路,解决现有汽车状态负载检测存在通用性不强,功能单一,不能通用于汽车多负载设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控制器负载开路检测电路,所述车辆控制器负载开路检测电路包括HS电路,可控探测电压电路,口线状态监测电路和MCU电路;所述MCU电路控制可控探测电压电路的探测电压的接通与断开;所述口线状态监测电路进行负载电压的采集并将采集的负载电压信号反馈至MCU电路,当HS电路未打开时,施加探测电压,经过口线状态监测电路后,MCU检测到高电平,则负载未开路;施加探测电压,经过口线状态监测电路后,MCU检测到低电平,则负载开路。
进一步地,所述HS电路包括高边芯片,所述高边芯片的VBB端连接到电源端,输出端通过HS-OT1与HS-OT2接口与口线检测电路连接、通过HS-O1与HS-O2端口与可控探测电压电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可控探测电压电路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VSYS端和电阻R6的一端并联,集电极与O-POW端连接,基极与电阻R7串联和电阻R6的另一端并联在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9与OLD-P-C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8和三级管Q2的发射极并联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口线状态监测电路包括反相触发器芯片,所述反相触发器芯片引脚1、3和5分别与HS-OT1、HS-OT2和HS-OT3端口连接,电阻R10与电容C2的一端并联在HS-OT3上,电阻R11与电容C3一端并联在HS-OT2上,电阻R12与电容C4一端并联在HS-OT1上,所述反相触发器芯片引脚13、11和9分别与HS-OT6、HS-OT5和HS-OT4端口连接,电容C5的一端与引脚14并联电源端,电阻R13与电容C6的一端并联在HS-OT6上,电阻R14与电容C7一端并联在HS-OT5上,电阻R15与电容C8一端并联在HS-OT4上。
进一步地,所述口线状态监测电路的电阻R10、电容C2、电阻R11、电容C3、电阻R12、电容C4、电容C5、电阻R13、电容C6、电阻R14、电容C7、电阻R15、电容C8的另一端并联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反相触发器芯片的引脚2、4、6、8、10和12与HS-DI1、HS-DI2、HS-DI3、HS-DI4、HS-DI5和HS-DI6端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百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百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1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检查井快速浇筑成型装置
- 下一篇:闪蒸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