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斜拉桥拉索除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1817.8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40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黄日生;刘修武;唐永圣;张曙南;陆田青;宋金柱;王海滨;张学政;张琪;唐强;黄钰程;杜嘉宝;孙金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斜拉桥 除冰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斜拉桥拉索除冰装置,装置主体由拉索除冰装置、蓄电池以及推进装置连接组成,拉索除冰装置后连接蓄电池,蓄电池后连接推进装置。在该装置中设置有左右相连接的两半部分,将斜拉桥拉索与装置主体连接、固定;在拉索除冰装置设置有电机连接有刀片,从而实现对斜拉桥拉索上冰层的切割;在拉索除冰装置上还设置有推进装置,过程中通过该推进装置能够使得该装置在斜拉桥拉索上自行的移动并进行除冰操作,从而使得过程中实现整个的自动除冰过程。本实用新型能不需人工清除,并且清除效率高,节约了人工操作成本,消除了人工操作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桥梁拉索除冰技术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斜拉桥拉索除冰冻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我国的桥梁建设发展迅速,斜拉索大桥以其结构美观、建造方便等优点在现代跨江(河)大桥中应用较为普遍,但北方冬季经常连续低温雨雪天气,斜拉桥拉索出现结冰、冰凌吊坠等现象,当冰层厚度过厚时,对通行安全造成重大隐患,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连环交通事故,造成重大人身财产损失。
但是目前市场上现有的斜拉桥拉索除冰操作过于繁琐,不利于高空作业安全,易损伤拉索。因此,提供了一种斜拉桥拉索除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斜拉桥拉索除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斜拉桥拉索除冰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由拉索除冰装置、蓄电池以及推进装置连接组成;装置主体分为左半部分以及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以及右半部分通过固定装置螺母进行固定。所述左右半部分上均设置有均匀的连接孔,并在每个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电机,电机伸出一个转动轴与刀片连接;所述左右半部分中间开设有贴合斜拉桥拉索大小的拉索孔,并在装置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蓄电池,蓄电池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接口,充电接口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开关;所述装置主体的尾部设置有推进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电池以及推进装置也设置为左右半部分,左半部分与右半部分通过固定装置连接。
有益效果:在该装置中设置有左右相连接的两半部分,过程中在其中设置有斜拉桥拉索孔,从而实现过程中斜拉桥拉索与除冰装置的连接与固定;在该拉索除冰装置设置有电机连接有刀片,从而使得过程中实现对拉索上冰层的切割与剥除;在该拉索除冰装置上还设置有推进装置,过程中通过该推进装置能够使得该装置在拉索上自行的移动并进行除冰操作,从而使得过程中实现整个的自动除冰过程。本实用新型能不需人工清除,并且清除效率高,节约了人工操作成本,消除了人工操作产生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拉索除冰装置示意图
图2是装置主体示意图。
图3是推进装置示意图。
图中:1、拉索除冰装置,2、蓄电池,3、推进装置,4、左半部分,5、右半部分, 6、固定装置,7、螺母,8、连接孔,9、电机,10、转动轴,11、刀片,12、拉索孔, 13、充电接口,14、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斜拉桥拉索除冰装置,装置主体由拉索除冰装置1、蓄电池2以及推进装置3连接组成;装置主体分为左半部分4以及右半部分5,左半部分以及右半部分通过固定装置6螺母7进行固定。所述左右半部分上均设置有均匀的连接孔8,并在每个连接孔的内部设置有电机9,电机伸出一个转动轴10与刀片11连接;所述左右半部分中间开设有贴合斜拉桥拉索大小的拉索孔12,并在装置主体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蓄电池2,蓄电池2的一侧开设有充电接口13,充电接口13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开关14;所述装置主体的尾部设置有推进装置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苏州大学,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18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