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固体绝缘筒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1953.7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2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余金松;沈惠君;熊小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曙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2 | 分类号: | H01H33/662 |
代理公司: | 杭州运酬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429 | 代理人: | 王叶娟 |
地址: | 3111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固体 绝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固体绝缘筒,包括绝缘外壳以及内嵌在绝缘外壳内部并且依次连接的母线导体、真空灭弧室以及出线导体,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主壳体以及设置在主壳体下方的分壳体,所述母线导体以及真空灭弧室设置在主壳体内部一侧,而出线导体设置在分壳体内部,所述主壳体以及分壳体内部分别设置有若干屏蔽网。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的绝缘筒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同时也不利于节约材料以及降低成本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通过一次成型的设计,从而具有成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以及有效将降低成本的优点,同时还具有局放小,寿命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固体绝缘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固体绝缘筒通常采用的是分体式的设计但是由于分体式的绝缘筒由于其零件数量较多,导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多次成型后再成一体,因此具有导致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同时也不利于节约材料以及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分体式的绝缘筒生产效率较低的缺陷,同时也不利于节约材料以及降低成本的缺陷,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固体绝缘筒。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体化固体绝缘筒,包括绝缘外壳以及内嵌在绝缘外壳内部的母线导体、真空灭弧室以及出线导体,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主壳体以及设置在主壳体下方的分壳体,所述母线导体以及真空灭弧室设置在主壳体内部一侧,而出线导体设置在分壳体内部,所述主壳体内部分别在母线导体上端部、母线导体下端部、真空灭弧室侧部以及出线导体中间部分别设置有上端屏蔽网、隔离刀合闸处屏蔽网以及灭弧室静端屏蔽网,主壳体内部位于真空灭弧室的另一边设置有隔离屏蔽网,而分壳体的中部则设置有一个感应网圈。
作为优选,所述分壳体呈L形的管状,其下端弯折处与主壳体底部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分壳体的下端弯折处与主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固定分壳体的固定件。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件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固定绝缘外壳的M8铜嵌件。
作为优选,所述主壳体远离母线导体以及真空灭弧室的一侧设置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的边缘以设置有若干M6铜嵌件。
作为优选,所述真空灭弧室与出线导体之间通过出线导体上的自有螺纹紧固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外壳外表面喷锌接地处理。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具有一次成型的特点,从而具有成产效率高,节约原材料以及有效将降低成本的优点;
(2)局放小,寿命长;绝缘筒在13.2kV下局放值小于5pC,局放是影响绝缘筒寿命的关键因素,更小的局放值意味着的更长的寿命。
(3)安全,因为绝缘筒外表面作均匀喷锌接地处理,由于绝缘筒内高压带电部件的感应电荷均被接地排除,即使绝缘筒在带电运行的情况下人触摸环氧表面也不会发生触电现象,有效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绝缘外壳1、母线导体2、上端屏蔽网3、隔离刀合闸处屏蔽网4、灭弧室静端屏蔽网5、出线导体6、感应网圈7、M8铜嵌件8、M6铜嵌件9、真空灭弧室10、隔离屏蔽网11、主壳体12、分壳体13、固定件14、开口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曙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曙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1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打磨机
- 下一篇:一种波纹管板材剪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