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客车的风道行李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2647.5 | 申请日: | 2021-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728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石迎春;任学峰;蔡江瑶;庄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帕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厦门欣川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5/00 | 分类号: | B60R5/00;B60H1/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汤云武 |
地址: | 363107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客车 风道 行李架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应用于客车的风道行李架结构,包括风道本体、左行李架本体和右行李架本体,风道本体朝向车身中部一侧的上下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且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均为连贯式一体结构,上连接型材和/或下连接型材中设有灯条,左行李架本体和右行李架本体均通过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与风道本体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为连贯的一体结构,因此,安装在其上的灯体可以是一整条的完整灯条,一方面可以提高灯条的照明连贯美观性并简化灯条安装接线过程,另一方面,连续的灯条可以覆盖车身中门上方位置,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开启灯体可以提高中门位置的光线强度,方便乘客从中门位置下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客车的风道行李架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巴车的风道行李架基本采用分体式的装配形式,即风道本体和行李架本体互相组装而成。该结构形式的风道行李架在组装过程中,由于大巴车身通常设有中门结构,因此,行李架本体对应车身中门位置处需断开,分段式的行李架本体有利于避免乘客从中门下车时碰头。而传统分段式行李架本体断开设置后,导致安装在行李架本体上的氛围灯条需要随之分段安装,不易接线,且中门位置没有灯光,在效果上显得不美观连贯。其次,由于行李架本体在与中门上方相对应的位置处断开设置,因此,中门上方只有风道本体,在搬运或装配时,风道板容易弯曲,导致风道变形或断裂,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客车的风道行李架结构,其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的风道行李架在与中门对应的位置处无灯光,在效果上显得不美观连贯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应用于客车的风道行李架结构,包括风道本体、左行李架本体和右行李架本体,风道本体朝向车身中部一侧的上下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且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均为连贯式一体结构,上连接型材和/或下连接型材中设有灯条,左行李架本体和右行李架本体均通过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与风道本体连接在一起,且左行李架本体和右行李架本体之间设有间隔空间进而形成与车身中门结构上方对应设置以便乘客下车的让位结构。
进一步,在下连接型材底部位置处设有灯条。
进一步,左行李架本体包括左行李架底板和左支撑立柱,左支撑立柱上端与上连接型材固定连接,左支撑立柱下端与左行李架底板一端固定连接,左行李架底板另一端与下连接型材固定连接;右行李架本体包括右行李架底板和右支撑立柱,右支撑立柱上端与上连接型材固定连接,右支撑立柱下端与右行李架底板一端固定连接,右行李架底板另一端与下连接型材固定连接。
进一步,左行李架底板和右行李架底板之间连接有包边装饰件。
进一步,风道本体与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之间以及左行李架本体和右行李架本体与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之间均通过螺钉锁固装配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用于客车的风道行李架结构中,由于在风道本体朝向车身中部一侧的上下两端位置处分别设有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而左行李架本体和右行李架本体均通过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与风道本体连接在一起,且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均为一整根的连贯式一体结构,在上连接型材和/或下连接型材中设有灯条,而由于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为连贯的一体结构,因此,安装在其上的灯体可以是一整条的完整灯条,一方面可以提高灯条的照明连贯美观性并简化灯条安装接线过程,另一方面,连续的灯条可以覆盖车身中门上方位置,在黑暗环境中通过开启灯体可以提高中门位置的光线强度,方便乘客从中门位置下车。此外,由于上连接型材和下连接型材均为一整根的连贯式一体结构,可很好地对风道本体起到加强作用使之不易变形断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帕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厦门欣川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帕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厦门欣川森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26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用复合式散热盖板
- 下一篇:一种税务用票据盖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