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分药投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3881.X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67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程;桓源;王忠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25/52 | 分类号: | B65D25/52;B65D25/02;B65D85/00;G08B3/00;A61J7/04;A61J1/03 |
代理公司: | 西安众和至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9 | 代理人: | 安文龙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投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自动分药投送装置,包括外壳、开设在外壳顶部的安装孔、安装在外壳顶部用于控制上盖的舵机,上盖与安装孔匹配且位于安装孔的正上方、安装在外壳内壁且位于上盖正下方的固定盘、安装在固定盘底部的至少一组第一分药投送机构、设置在至少一组第一分药投送机构下方的底座、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至少一组第二分药投送机构、安装在底座下表面用于每组第二分药投送机构匹配连通的第一导管、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至少一组第三分药投送机构、安装在底座下表面用于每组第三分药投送机构匹配连通的第二导管、用于接药的第一药盒、安装在外壳上的一键按钮以及喇叭;该装置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设计人性、保证服用药物准确性和及时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药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分药投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球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或特殊人群需要接受药物治疗。然而大多数的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或因工作压力与家庭原因无法亲自照顾老人,使得多数老人需要自己来照顾自己的身体健康,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老人照顾自己生活与健康的能力逐渐减弱,在服药方面容易出现误服、漏服的情况;或者部分患者——例如阿茨海默症的患者,并不能保证服用药物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导致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重大隐患。
很多地区存在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共同生活的情况,导致儿童误食药物的情况越发普遍。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和报告占比为11.5%,误食药物在其中占80%。
现今老年人遵守医嘱服药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每年给全球医疗卫生系统带来上亿美元支出,如果患者不能准确地按照医嘱服药,产生误服、漏服的情况,他们的病情将会变得复杂。对于一些身体健康状况严重不良的患者来说,服药是否准确甚至关乎到他们的安全。因此,需要研发一款自动分药投送装置解决特殊人群误服、漏服药物导致身体健康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方便快捷以及设计人性化的自动分药投送装置,通过多个机械结构实现药品的分类和投送,保证服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自动分药投送装置,包括外壳、开设在外壳顶部的安装孔、安装在外壳顶部用于控制上盖的舵机,上盖与安装孔匹配且位于安装孔的正上方、安装在外壳内壁上且位于上盖正下方的固定盘、安装在固定盘底部的至少一组第一分药投送机构、设置在至少一组第一分药投送机构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与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至少一组第二分药投送机构、安装在底座下表面用于每组第二分药投送机构匹配连通的第一导管、安装在底座上表面的至少一组第三分药投送机构、安装在底座下表面用于每组第三分药投送机构匹配连通的第二导管、位于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下方的第一药盒,所述第一药盒安装在外壳底部、安装在外壳上的用于控制第一分药投送机构、第二分药投送机构以及第三分药投送机构的一键按钮和用于发出提醒吃药语言的喇叭;
所述每组第一分药投送机构均包括固定连接在固定盘下表面上的第一支架,所述每个第一支架上固定连接有长药筒,所述每个长药筒的顶部均开设有用于出药的通孔,所述每个通孔上方的固定盘均开设有与通孔匹配的出药孔;所述每个长药筒的底部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每个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均安装有丝杆,所述每个丝杆均通过轴承座与对应长药筒的顶部连接,所述每个丝杆上均配合安装有用于输送药片的升降板,所述每个升降板均穿过贯穿开设在长药筒侧壁上的槽孔位于对应长药筒内;
所述固定盘上安装有与每个长药筒相配合的第二电机,所述每个位于固定盘下表面与每个对应长药筒顶部通孔上方,位于每个通孔正上方的所述第一拨盘上均开设有与通孔匹配的出药口;
所述固定盘上开设有用于每组第二分药投送机构配合加药的第一加药孔以及第三分药投送机构配合加药的第二加药孔;所述第一加药孔通过第一管道与第二分药投送机构的顶部连通,所述第二加药孔通过第二管道与第三分药投送机构的顶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3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路厂矿车辆自动化摘钩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含硝酸盐尾水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