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20614424.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710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精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潘春燕 |
地址: | 2011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交通 短程 通信 管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理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信控制柜,所述通信控制柜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通信控制柜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该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系统,需要散热时,微型控制器可以启动第一散热风扇与第二散热风扇,从而达到了根据通信控制柜的内部温度进行自动散热的效果,进而达到了智能化散热的效果,避免雨水随着大风通过散热窗进入通信控制柜的内部,提高了对通信控制柜的防水效果,防水性较好,避免通信控制柜受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管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智能交通系统又称智能运输系统,是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等)有效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一种保障安全、提高效率、改善环境、节约能源的综合运输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范围包括机场、车站客流疏导系统,城市交通智能调度系统,高速公路智能调度系统,运营车辆调度管理系统,机动车自动控制系统等,专用短程通信技术主要基于无线通信(包括红外和微波技术等)而实现,用于电子不停车收费(ETC)、车辆自动辨识(AVI)、物资管理、驾车安全等领域,以实现人、车、路之间在限定区域内的无线信息交互,专用短程通信技术一般采用定向天线技术将无线通信控制在特定空间范围内,DSRC的通信频段是5.8GHz,该频段在抗干扰和信息传输量等技术标准上具有优势,专用短程通信设备通常包括两个关键设备:车载电子标签和路侧设备,其中电子标签安装在车辆、集装箱等被标识的移动或固定的物体上,用于存储该物体的关键信息;路侧设备的主要功能是采集车载电子标签所记录的信息,实现对被标识物体的自动辨识,并与电子标签通过无线链路进行信息交互以配合完成相关的应用流程,而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就是处理各种信息的设备。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
(1)、在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中带有发热电器元件的原因,这些发热电器元件在长时间的运行中会产生较大的热量,如果不将这些热量及时的散出,会导致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的内部热量较大,从而对其他电器元件造成影响,因此大多数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的内部均设置有散热结构,但是现有的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中散热结构较为简单,智能化较低,只能不断的运行,无法根据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中的温度自动进行散热,从而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2)、在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运行的过程中,由于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通常设置在外界的原因,在下雨天的时候,雨水会直接落到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的表面,而现有的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防水性较差,在风雨天气中,雨水易从散热孔进入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的内部,从而导致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的内部受潮,易对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装置中的电器元件造成影响。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一些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系统,存在无法根据温度进行自动散热和防水性较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交通短程通信管理系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通信控制柜,所述通信控制柜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柜门,所述柜门的前侧固定安装有观察窗,所述通信控制柜的顶部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挡雨板,所述通信控制柜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精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精吉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206144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牙软管接头
- 下一篇:一种带有接地刀闸的矿用高压真空配电装置